書簡中給李利戴高帽,還饋贈了大量財帛,他想幹什麼李利心知肚明,這等伎倆頂多也就是哄騙三歲孩童而已,對李利毫無用處。此外,劉表即位稱帝之後還想方設法的向他示好,這讓李利能夠猜出他的幾分心思,很明顯劉表不敢和他撕破臉,沒有和他正面一戰的勇氣,所謂的繼承正統其實還是為了尋求自保。
稍作思量後,李利輕蔑地笑了:“四個月時間,天下相繼出現兩位皇帝、兩個王國,北邊是北魏,南面是南漢,一南一北將我等夾在中間,形勢逼人哪!局勢就是這樣,諸位可有良策,我等又該何去何從啊?”
“噌噌噌!”李利話音未落,堂下立刻傳出斑雜的聲響,隨即三十餘名將領和郭嘉、賈詡二人齊刷刷的起身走到大堂中央,異口同聲的跪拜道:“我等聯名進諫,恭請主公進位九五之尊,君臨天下!”
剛剛李利就看出郭嘉和賈詡二人一唱一和的似乎有所圖謀,果不其然,他們之所以一再挑起堂下諸將的情緒,其目的就是為了促使諸將聯名勸進。這次勸進早已不是第一次,最近三年間他每年都要面對三次以上的聯名勸進,最大規模的一次是上萬名文武官吏聯名請願,擁立他即位稱帝,改元開國。但是無一例外的都被李利婉言拒絕或推脫過去了。
尤其是曹操建立北魏之後,李利之所以待在幷州遲遲不願返回長安,其實就是為了這無休無止的聯名勸進。與其苦口婆心的勸說麾下百官,還不如留在幷州清淨,至少不用多費唇舌。
事實上,李利並不是沒有帝王之心,只是他認為目前登基稱帝無異於跳樑小醜,天下三分,算什麼皇帝。換言之,一旦他稱帝之後天下就有三個皇帝,各自守著自己的地盤,當不當皇帝又有什麼區別呢?
ps:衷心感謝:書友“lcx700319”月票支援,多謝!
第204章 立鼎五
李利一直想等到徹底平定天下之後再行即位,到那時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實至名歸,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爭是不爭,不爭也是爭。只要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帝王之位唾手可得,何必如此急不可待?
但是現在看來,局勢真的很嚴峻,李利再次被逼到無路可退的境地。
在此之前,儘管有上萬名文武聯名勸進,但賈詡、郭嘉和李玄等一幫重臣都沒有參與,甚至他們私底下還委婉諫言,實力才是根本,切不可貪圖虛名。而李利對此深以為然,認為自己應該效仿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順其自然方為上策。
然而此刻賈詡和郭嘉也同諸將一起勸進,這讓李利意識到北魏和南漢的存在,不僅給他造成了巨大壓力,對賈詡、郭嘉等人同樣壓力巨大,迫使他們改變初衷,居然主動勸進。由此不難想象,目前所面臨的形勢何其嚴峻,李利已經被逼到牆角上,退無可退了。
“諸位都起來吧。”心思急轉之中,李利皺著眉頭抬手示意堂下眾人起身,可眾人卻是充耳不聞,仍舊固執地跪拜不起。這是李利麾下文武第一次公然違抗他的命令,形同逼宮。
“臣等恭請主公加尊九五,改元開國!”以賈詡、郭嘉二人為首的諸將再次齊聲拜道。
李利見狀後,皺起的眉頭反倒舒展開來,臉色愈發平靜。額頭上的三道橫紋隨之隱退,目光深邃的俯視眾人。平心靜氣道:“當今天下,局勢愈發明朗。已成三分之勢。北魏曹操割據河北,厲兵秣馬,實力日益強盛,實為我西涼軍之心腹大患;荊州劉表建立南漢,挾持江東,割據荊楚,佔據江南半壁,企圖光復漢室江山,虎視中原。而我西涼軍則佔據半壁江山。佔據七州之地,疆域遼闊,擁兵百萬,實力雄厚,傲視群雄。正因如此,一直以來,孤既不稱王也不稱帝,惟願以我西涼雄師蕩平天下,一統江山。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是堂堂正正,實至名歸的君臨天下。”
話音未落,堂下的賈詡接聲道:“主公用心良苦,臣等豈能不知?然則。先有北魏曹操稱帝建國,後有南漢劉表登基扶漢,如此兩方勢力均是佔據大義之名。凝聚軍心和民心,使得舉國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主公慧眼如炬,豈能看不出這兩個王朝的存在。對天下黎民百姓的影響何其之大,近乎無法估量。
而今兩大諸侯王國初立,其影響力還侷限於其割據勢力之內,倘若主公置之不理,日後勢必波及我西涼治下各州各郡,蠱惑人心,動搖我西涼之根基。值此亂世,穩定軍心、安撫民心乃霸業之本,一旦人心喪亂,軍心浮動,便再也無法立足,猶如千里大堤潰於蟻穴一般,大好局面毀於一旦。所以主公不可猶豫,還需當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