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早在他的預料之中,或者說他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蓄意製造機會誘使兩國主動發起攻擊。至於他為何這麼做,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蹙眉沉思良久,李利的目光落在鷹眼衛左都統王越的身上,輕聲道:“司隸刺史管寧不瞭解南北兩國的軍事部署,被人家打到家門口了,還不知道這兩股敵軍的具體情況。他不知道敵情朕不怪他,畢竟他是文官,不懂軍事,可是如果你王越也是一問三不知,朕就不得不懷疑鷹眼衛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這番話的份量不輕,很嚴厲,顯示出李利對鷹眼衛無法提前探知兩大諸侯國的動向極度不滿,儼然問責於王越。這是因為鷹眼衛就是專門刺探和收集情報的情報組織。
鷹眼衛與西涼軍並存,伴隨西涼軍一步步成長而發展壯大,組建過程很漫長,內部架構很複雜,人數眾多,勢力龐大。迄今為止,李利麾下眾文武沒有人知道鷹眼衛的具體人數,也不知道鷹眼衛如何蒐集情報,更不知道這個直屬於李利掌管的情報組織具體負責哪些具體事宜。
他們所知道的僅限於浮於表面的一些情況。例如:鷹眼衛分為三大塊,由三位統領共同執掌,李儒擔任大總管,主要負責長安三輔之內的情報收集;王越是左都統,負責蒐集黃河以東、長江以北的中原各州的軍事情報;閻行是右都統,負責收集西涼、西南和長江以南的情報。
除此之外,他們還聽說,鷹眼衛不止負責收集情報,還有一支神秘的刺客隊伍,或者說是死士。這些刺客既能執行刺探情報的任務,也負責清除鷹眼衛中懷有異心者或叛徒,還肩負著刺殺任務。這支極其神秘的死士隊伍是由禁衛統領李摯和大劍師王越共同訓練而成的,完成訓練後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掌握在鷹眼衛三大統領手裡,另一部分掌握在禁衛將軍李摯手中。
因此,鷹眼衛實際上有四位統領,四人之間名義上各司其職,實則相互牽制、互相制約,只聽命於李利,相當於李利的影子。眼下李摯和李儒二人站在明處,王越和閻行二人則置身於暗處,輕易不露面;他二人不參與軍政事務,不涉足朝堂,有官爵卻沒有實職,行蹤詭異,飄忽不定。值得注意的是,鷹眼衛的所有開支全部由內府供應,與戶部無關。
在此之前,很少見到王越或閻行參與議事,今天算是首開先河,王越出現在大殿之上。就在剛才,李玄、賈詡和郭嘉等人不時瞟向王越,他們的眼神很怪異,或好奇或疑惑或戒備,總之他們對王越沒有好感,也沒有好臉色。這並不是說他們討厭王越本人,而是對他的身份懷有成見,時刻提防著他,高度警惕,彷彿王越時刻都在窺探他們的**似的。說白了,王越和閻行就是特務頭子,對外刺探情報和刺殺敵人,對內監視滿朝文武和各州郡的軍政官吏,無孔不入,令人防不勝防。
當李玄、賈詡等人紛紛以審視的眼神注視著王越的時候,卻見他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說道:“陛下所言極是,此次鷹眼衛確實辦事不利,末將甘願受罰,聽憑陛下處置。在覲見陛下之前,末將已將負責冀州和荊州兩地的四位將軍就地處決,並得到了兩國出兵的一些情報,特來向陛下稟報。”
李利微微頷首道:“如何處置辦事不利之人,你自行決定即可,無須事事稟報。朕不問過程,只看結果。朕現在想知道的就是,兩國同時出兵司隸的原因,他們不會無緣無故聯手進兵的,其中必有緣由。”
王越道:“陛下聖明。去歲登基大典時,魏國世子曹丕和南漢劉表麾下軍師龐統喬裝潛入長安,於館驛之中私下接洽,雙方達成盟約,暗中結盟。雙方約定,荊州軍率先出兵攻取南陽郡,魏國緊隨其後出兵攻取潁川,打通阻塞兩國的通道;而後魏國向南漢提供兩萬匹戰馬和騎兵裝備,而南漢則向魏國提供八萬石糧草。這是兩國結盟的條件,兌現盟約之後兩國聯手對抗我西晉,最終目的便是削弱我西晉國力。”
聽到曹丕和龐統潛入長安的那一刻,李利雙眼微眯,眉頭隨之跳動,眼底閃過一抹冷厲的殺機。待王越說完話後,他沉聲道:“情報很準確,與眼前的突發戰事十分吻合,然則這是後知後覺,此時探得情報已然於事無補。也罷,事已至此,再追究責任亦是徒然。僅此一次,下不為例,如若再犯同樣的錯誤,決不輕饒。”
說話間,李利的目光落在李儒身上,沉聲道:“文優,你該收收心了,這是你的職責範疇,可你卻毫不知情。任由別人大搖大擺的進入京城,而後毫髮無損的離開,再到現在聯手出兵攻打司隸,這種事情我不希望再有下次。”
“微臣知罪,決計不會再犯,請陛下責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