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連忙跪拜道。事實上,當他聽到曹丕和龐統在長安秘密接洽時,額頭上就開始冒汗了,意識到確實是自己太過疏忽大意,居然對此渾然不察,事情過去了這麼久,竟然還是一無所知。而今反倒被王越查了出來,這下面子丟大了!
李利並不知道李儒此刻在想什麼,但他知道李儒有個老毛病,很容易翹尾巴,必須時不時地敲打一番,讓他好好清醒一下,否則他有可能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這或許與他自身有隱疾有關,身體雖無殘缺,卻沒有正常人的生育能力,這導致他心理扭曲,得意就忘形。然而一旦他全心全意的做事,能力毋庸置疑,心思縝密且足智多謀,堪稱幹才。這或許就是所謂的人無完人。
“罷了,懲罰就不必了,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李利擺手示意李儒起身,稍稍安撫他一句,隨即對王越說道:“此次兩國出兵司隸的軍事部署打探清楚了嗎?”
王越恭聲道:“具體部署目前尚且不得而知,不過陛下只要給末將一點時間,最多兩天,末將就能打探清楚。眼下末將只知道兩國兵力部署的大致情況:此次漢國領軍主將是黃祖,龐統出任軍師,中軍副將是江東老將祖茂、太史慈和張允,中軍八萬人馬,大多為步軍;前軍先鋒大將是文聘,副先鋒劉磐和魏延,部將周泰、蔣欽,參軍徐庶,前軍共有五萬人馬,其中三萬是戰騎;後軍主將是韓嵩,副將潘璋、陳盛,後軍共有兩萬餘人,負責押送糧草輜重。此外,據說黃祖此次能夠擔任主將全仗龐統極力舉薦之功,如此以來,南漢十五萬大軍的主帥並不是黃祖,而是軍師龐統。”
第244章 驅虎吞狼(六)
王越話音未落,但見諸葛亮神情錯愕的詫異道:“龐統領軍?”
“嗯。”王越聞聲點頭:“據細作探報,荊州軍名義上的主帥是黃祖,實際上卻是龐統執掌大軍。”
話音一頓,看到諸葛亮似乎仍然心存疑慮,並不相信他的話,王越索性將自己知道的情況和盤托出:“據說,當日劉表決定出兵北伐之時曾有意命龐統掛帥出征,卻遭到上將軍蔡瑁的堅決發對,隨即蔡瑁推薦張允出任三軍主將,蒯氏兄弟則舉薦劉表的侄兒劉磐任主將。就在雙方爭執不下之際,龐統舉薦黃祖出任主將,並提出邀請江東軍參戰,提議讓江東將領出任中軍副將,藉此以安其心。
這個提議得到了劉表的認可,於是荊州軍主將之爭塵埃落定。黃祖出任主帥,但他很清楚劉表選定的三軍主帥其實不是他,而是軍師龐統。如此一來,身為劉表麾下親信將領,黃祖自然知道自己該怎麼做,還知道他之所以擔任主帥,其實就是為了壓制副將張允,為龐統領軍北伐保駕護航。”
聽了王越的話後,諸葛亮才知道原來這裡面還有這麼多彎彎繞繞,龐統此次能夠領軍征戰可以說是三方博弈的結果,以軍師之職執掌三軍,怎麼看都有些不倫不類,名不正言不順啊!
一念至此,諸葛亮心頭一動,頓時抓住其中的關鍵脈絡,順著這根主線順利下去。不由計上心來,遂凝神沉思起來。
與諸葛亮特意關注龐統領軍北伐之事不同。李利聽到王越的話後他關心的則是江東軍與荊州軍共同出兵。江東軍竟然也參與了司隸戰事,這讓李利深感意外之餘不由得思緒如潮。暗自揣測著江東與荊州劉表之間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難道江東文武當真願意聽從劉表驅使麼?
或許,在李玄、郭嘉和諸葛亮等人看來,江東偏居一隅,地不過四郡,民不足百萬,兵馬也只有區區十萬之數,根本不值一提,不足為懼。然而李利卻從未輕視過江東文武群臣。並沒有因為孫策兄弟相繼身亡而忽視江東孫氏一族,也沒有因為江東歸附劉表麾下而掉以輕心,更不會無視江東勢力的存在。
時下江東孫氏一族正處於青黃不接之時,孫策之子孫紹年幼,不諳世事,根本駕馭不了江東群臣。正是因為孫紹年幼無知,才使得江東文武人心渙散,爭名奪利,加之江東老臣張紘、張昭與軍中宿將程普、黃蓋和祖茂等人政見不同。文官主和,武將主戰,雙方互不相讓,明爭暗鬥。內訌不休。由此才讓荊州劉表有機可乘,軟硬兼施,一邊大軍壓境一邊拉攏利誘。最終迫使江東勢力歸附於劉表麾下,俯首稱臣。
但是這種局面將隨著孫紹一天天長大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再加上江東孫氏一族的旁系族人並沒有死絕,孫策的老孃吳氏、妹妹孫尚香、吳靜和孫賁和等孫氏親貴都還健在。只要他們在背後扶持孫紹。孫氏一族就不會覆滅,早晚必將脫離荊州劉表的鉗制,重整江東,雄踞江東。
李利清醒認識到,江東勢力不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