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1 / 4)

(參見本節案例90)

(3) 1993年6月28日(星期一)中國××(國內新聞)《蝗軍惡行蘇門答臘建鐵道生還者追討血債》

(怡保27日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軍強迫運到印尼蘇門答臘建造死亡鐵路的虎口餘生者,欲召集其餘已失去聯絡的生還者,以便透過馬華與巫青團洽商後,呈資料給日本當局,以要求給予他們所應得及合理適當的賠償。

他們一行七人以準拿督何成(68歲)為首,其餘者包括蕭新華(68歲),陳開鑾(83歲),李德貴(80歲),易興良(67歲),何木森(69歲)及李金祥(70歲),今日向報界揭露當年慘事。尚有兩名黃南及林昭億日前居住在獅美,但由於行動不便而不克出席記者招待會。

何成表示,這條鮮為人知的印尼蘇門答臘島鐵路是由該島的巴幹峇魯直通到馬魯,共長120多公里,但在他們興建完竣後,還沒有正式通車時,日軍已宣佈投降,而他們才有機會重返祖國。

餘生者當中的蕭新華在追憶往事時指出,他曾於1942年被強迫到暹緬死亡鐵路長達一年多,隨著該鐵路的建竣,他於1943年回來我國,但回國後不久於1944年4月不幸的再次被迫前往蘇門答臘建鐵路,這一次的行程中,他便結識了何成及上述五人。

拳打腳踢

他們皆異口同聲表示,他們是在1944年5月1日在昭南島(即現在的新加坡)出發前往蘇門答臘的巴幹峇魯,而他們這批前往該處死亡鐵路的吡叻州人士共有78名,到達後他們感到有受騙的感覺,因所受到的對待與在新加坡時完全不同。

日侵時期受害調查二:新聞報道(3)

陳開鑾追憶說:“我們沒有薪水可拿,日本蝗軍只供給少許的食品,有時在飢餓迫不得只有尋求大山芭的野果充飢,而該處高山為環,前有河川,使得死亡鐵路工人不能逃跑。”

他表示,當時的蝗軍監督工作,只管打點工作進度,惟有工人拒絕進行工作時,才會毆打他們,只要工人繼續工作,蝗軍便停止毆打。

他指出,但有時在趕工時,他們須不停的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雨夜趕工時更是飢寒交迫,苦不堪言,如不做會遭到蝗軍的拳打腳踢。

此外,他們也表示,在深山野嶺工作,而該處又沒有良好的醫藥裝置,一旦患上瘧疾時只有等待死亡時刻的到來。而該處也沒有清潔的水的供應,再加上常年累月的沒有足夠營養使到工人很容易患上癩瘡面板病及其他病。

隨處埋屍

他們說,當時許多人因為支撐不住而死亡,有時一天多達幾個也有,遺體是隨處埋藏的。

1945年,日本蝗軍投降後,他們被迫去蘇門答臘死亡鐵路的78名吡叻州人,能生還被遣送回國的並不到20巴仙,回國後由於各忙各的許多都失去聯絡,大家各處一方。

他們今次希望透過報章把其餘曾被強迫去建死亡鐵路的工人集合在一起,透過吡叻馬華公共投訴局主席溫政喜的協助,將有關死亡鐵路資料,呈給馬華中央公共投訴局主任張天賜與巫青團洽商後,呈交給日本政府,要求給予死亡鐵路合理適當的賠償。

8. (1) 1993年8月22日(星期日)《新明日報》: 《談到日本賠償想起死亡鐵路》

我國各界人士多年來不時重提日本蝗軍在山下奉文將軍指揮策劃下,“進出”東南亞時,在鐵蹄下、刺刀下、檢證下、漢奸走狗出賣下餘生者的慘痛追憶,特別是集體屠殺的殘局,主要是向日本政府討回公道,而且提醒世人,不要再掀起血雨腥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來亞人民除了被屠殺,也被日本蝗軍強拐到泰緬邊境興建“死亡鐵路”。

修“死亡鐵路”的大約七萬餘名大馬人或他們的家屬,據說將與其他遭屠殺者的家屬一樣,有望獲得日本政府的賠償。

這是一項天大的好訊息。但是,何時能夠落實還是一個未知數。最重要的是,這還要看日本政府如何作出妥善的賠償安排。

實際上,這些人士早就應該獲得賠償,只是過去的日本政府沒有在這方面答應作出賠償而已。

如今,日本新首相細川護熙宣佈,日本政府準備設立一個1萬億日圓(約馬幣250億元)的基金,作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侵略的賠償,“死亡鐵路”受影響者要求賠償的機會,也因此露出曙光。

當年,日本軍國主義抬頭,為了落實“大東亞共榮圈”的美夢,於是進行侵略他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