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抨擊。隨著美國軍隊接近巴格達,克里的愛國心和他的判斷也受到許多批評家的質疑。他們批評克里把布什和薩達姆相提並論。幾乎一個月以來,克里不得不在華盛頓為自己所號召的“改變政權”而辯護。一方面,克里承認自己的評論有點“過於激烈”;另一方面,他又說他的評論是“一句俏皮話”,指的是政治競選,而不是戰爭。
4月9日,在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的幫助下,一群興高采烈的伊拉克人推翻了位於巴格達解放廣場上的薩達姆雕像。這位獨裁者的政權體制解體了。5月1日,布什總統乘坐海軍S�3B 維京直升機降落在聖迭戈附近的航空母艦的甲板上。他站在飛行甲板上,宣佈對伊主要戰事的結束意味著反恐戰爭的“逆轉點”。一條寫著“任務圓滿完成”的大橫幅掛在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的塔頂。
此時,克里仍然因為他的“改變政權”失去支援率。此外,來自北卡羅來納州不甚知名的首任參議員約翰·愛德華茲在第一季度籌款數目達到740萬美元,多於克里的700萬美元,這讓克里的優勢更加不明顯。像往常一樣,克里的助理對這一數字添枝加葉,聲稱他們的候選人可用的現金要比愛德華茲多。
籌款的能力以及它所代表的意義將極大改變民主黨內多達九人的角逐態勢。除了克里、愛德華茲和迪安之外,民主黨候選人還包括佛羅里達州的羅伯特·格雷厄姆和康涅狄格州的約瑟夫·利伯曼兩位參議員,密蘇里州的理查德·A。格普哈特和俄亥俄州的丹尼斯·J。庫欽奇兩位眾議員,還有伊利諾斯州的前參議員卡羅爾·莫斯利·布朗和紐約的激進分子阿爾·夏普頓牧師。
第二季度的籌款數字更讓人震驚:迪安以760萬美元遙遙領先於其他候選人,克里以580萬美元位居第二。同樣,克里的助理們避重就輕地粉飾了這個數字:籌款大戰中的兩次榜眼位置說明克里的前後一致。但是迪安迅速成為媒體追捧的焦點,他在競選宣傳中聰明的革新和吸引人的廣告噱頭日復一日地成為媒體上的新聞。
從克里的競選一開始,創造一種無可辯駁的優勢就是他競選活動的主要策略:籌集大筆資金,獲得重要人物和團體的支援,隨後提名自然而來。但是直到2003年中期,金錢和公眾的注意力卻流向不甚知名的佛蒙特州州長迪安。更糟的是,克里的競選正在遭受定位危機。他競選的基礎是他的履歷——回國後領導反戰運動的越戰英雄。克里的舉手投足和言語之間都有總統風範。他有外交經歷,這無疑是戰爭時期的財富。
然而克里的優勢逐漸不那麼明顯了。此時,對伊拉克戰爭的態度成了這九位候選人在早期競賽中的定義性特徵,民主黨候選人中的其他政綱差別已經微不足道了。他們都提出了國民健康計劃,而普通選民很難理解其中的細節差別;他們都維護民權和合法墮胎;每個候選人都表示要改善環境;每個人都在格普哈特之後號召抵制自由貿易以保護美國人的就業率;每個候選人甚至都提出了吸引愛達荷州農民的農業計劃——他們將是在全國民主黨核心會議中第一批投票的選民。
約翰·克里有他自己的履歷和口號——“以勇氣捍衛正義”。問題是,選民們不清楚什麼才是克里所說的正義。此時,迪安正以他攻擊布什的激烈反戰言論和鮮明的反戰立場贏得越來越多的支援。迪安鮮明的反對入侵伊拉克的立場“使他成為反布什者”,格普哈特的競選助理史蒂夫·墨菲說。事實上,好戰的佛蒙特州州長正在一系列問題上發起角逐總統的艱苦戰役。他全力攻擊克里支援的“愛國法案”,認為政府踐踏了人權。他早早就公開反對“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教育法案,這是克里支援的布什的另一個優先法案。該教育立法提案要求對三至八年級的學生進行年度測試,對於那些結果顯示出沒有進步的學校實行處罰。但該法案資金缺乏,教育者也紛紛抱怨這種一刀切的測試標準不適合挖掘孩子的潛力。
迪安的競選與四年前的共和黨候選人約翰·麥凱恩的競選頗為相似,媒體注意到迪安很少用其他候選人常見的預錄演講。但是,和麥凱恩一樣,迪安明顯表現出缺乏競選訓練,這將最終導致他的失利。(在迪安呼聲最高的時期,麥凱恩曾對《波士頓環球報》記者預測說迪安的暴怒像他一樣,將會對他的競選提名不利。)
與此同時,克里的競選班子正因為決策機構不穩定而受到打擊,該決策機構有兩個民意測驗專家和兩個媒體顧問。他的競選助理吉姆·喬丹為他蒐集了許多對克里有利的組織和政策資訊。但是克里在波士頓的一些老朋友不滿地抱怨喬丹和他周圍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