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五章。【案十九】放映廳內
我記得在我上中學那會兒,剛好算是普及了彩色電視機。而隨之而產生的,就是一些錄影機裝置。例如早期的那種錄影帶,我就是在這種帶子裡見識了我人生中第一個裸體的女人。而到後來,出現了VcD,那時候誰家要是有這樣一臺機器的話,那絕對算得上是土豪了,因為在當時那個年代,售價卻非常高。而到我上了高中以後,開始流行DVD,並且在我家附近很多小門面裡,都出現了租售光碟的小店,我算是比較喜歡光顧這些小店的人,一張碟,一塊錢,租一天,那時候網路還不如現在這麼發達,所以當你知道某部片子正在上演,但是卻有不願意去電影院看的話,選擇租個碟回家是一條不錯的路子。
但是當時我卻常常因為輕信了碟片封面上的那些宣傳畫,導致我租回家的,竟然是一張盜版碟。所謂的盜版,還並非只是復刻版這種畫質的,而是真的有人拿了攝像機或是其他東西,在電影院裡偷偷拍攝的。我記得很清楚,我看過的第一張盜版光碟,就是張藝謀導演當年拍攝的《英雄》,整部片子裡,我伴隨著電影院裡那濃重的迴音當作混響,以及歪歪斜斜有重影的畫面,還時不時因為焦距的關係模糊一下,周圍傳來人們看到某個精彩的地方發出的笑聲,以及突然有人站起來,從螢幕面前走過的樣子。
所以當李先生說起的他們電影院的時候,我想我是能夠想象到當時的那種場景的。而我之所以要問他,我比較在意的點是,那些看電影的人看見的,究竟是一個人走了過去,還是僅僅只看到了一個影子。
但是李先生說他們後來甚至他們投訴的那個人甚至不曾存在,於是我就問他,後來還發生過一些什麼事?李先生告訴我說,當初接到投訴後,由於找不到人,也沒人主動承認,作為院線方也只能給那些看電影的觀眾賠禮道歉,極個別實在小氣,要計較的就退了票錢,這事也算是不了了之了。為了這件事,他們還專門把員工聚攏開了一個會,說要怎麼才能夠儘可能的避免這樣的情況。於是就有人提出,每個放映廳在電影播放的時候,配備一個專業的工作人員,以便維持現場的秩序,並且對一些不當的行為提出糾正,就算是糾正不了,咱們至少能知道是誰幹的。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透過。試行了幾天之後,覺得效果還不錯,但是正當他們覺得應該就此維持下去的時候,那天晚上,同樣是午夜場電影,同樣是那個放映廳,又出現了問題。
李先生告訴我們說,這次在廳內是有一個年輕的工作人員的,是個女孩兒,他就一直守在放映結束後大家要離開的通道邊上,可能這些電影她都看過無數回了,但是反正也不累就在那兒玩手機。李先生說,三部電影,到了第二部快結尾的時候,觀眾裡發出了一陣噓聲,有人在說:“搞撒子哦,晃來晃去的。”又有人再說,那個放映員在打瞌睡嗎?總之有人開了頭,大家就開始跟著起鬨。於是我們那個工作人員就想看看出了什麼事,這個時候才發現,大銀幕上的畫面,已經發生了大約30度左右的傾斜,以至於有一側根本就不在銀幕布的範圍之內。
我笑著跟李先生說,我覺得觀眾們的抱怨非常正常啊,換了是我的話,可能什麼難聽的話這個時候就說出來了。李先生點點頭,象徵性的附和了我一下,接著說,可是問題就出在,那一場午夜場的電影,根本就沒有放映員啊!
胡宗仁問李先生說,沒有放映員,那你們電影是怎麼播出來的。李先生說,是這樣的,因為午夜場的電影算是電影院面向那些夜貓子們開設的一個優惠福利,也算是一個促銷策略,但是不管怎麼說,終究是在大晚上的。你說要我們本來一個廳留下一個工作人員就已經算是在讓人家加班了,還留下放映員的話,恐怕是沒這麼命苦吧。李先生告訴我們說,放映機這回事,其實並不需要多麼繁瑣的操作,程式都是設定好了的,而且現在早就已經過了膠片的年代了,電腦螢幕上雙擊一下片子的播放這誰不會呀,所以他們電影院的放映員,頂多就是對放映機透過視窗時候的距離做出最佳調整就行了。
李先生跟我們解釋說,現在有些電影片子,制式有些不同。例如印度的片子和美國的就不同,中國韓國的和俄羅斯的又不同,但是銀幕的大小是固定的,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一些距離上的調正。而那天晚上放映廳裡都是在放映員調正好以後就回家了,只需要到了電影開始的時間,由我們的工作人員去播放一下就行了。那天晚上,放映室裡根本就沒有人在。
我以前跟人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總是喜歡挑選到最後一排,因為最後一排往往位置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