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寺的位置,就剛好在蓮花的花蕊裡,東方的切瑪山,形象羅剎女的陰部,南方的地形如魔蠍抓食,西文的岩石如水妖張望,北方未乾涸前的鬼湖,如同是破碎的龍鏡,原本在這樣殊勝的地形上建廟,震懾四方妖魔,是可以功德圓滿的。但是由於湖水的乾涸,使這裡成為了凶神遊地,枯湖裡生出了吞食人畜的魔蠍魚(即部多)。
喀拉米爾山口&龍頂:青、藏、新交匯的區域,在崑崙山脈中的喀拉米爾山區,密宗稱其為鳳凰神宮,是鳳凰鳥之地;而青烏風水中稱做“殊繆”,尋龍訣中叫“龍頂”,堪為天地之脊骨,祖龍始發於其地,是陰陽融會之地。鳳凰神宮地理位置獨特,在神螺溝盡頭,由幾千幾萬年前的高山冰湖或高山盆地形成,四周有四座規模相近的高聳雪峰,傳說是災禍之海的中心。密宗經卷中形容道,鳳凰之宮是一片由天界的金、銀、水晶、琉璃四種寶石堆積而成的山巒,山腰部分有四座雪山,分別代表了魔國的四位守護神。而且其內有兩個水池,如果以陰陽風水來說明,這兩個水池,就是太極圖中的黑白兩個小圓,太極圖中間有一線分隔黑白陰陽,黑白兩側象徵著陰陽一體。鳳凰神宮裡的水池,就象徵著這兩個圓點,如果把這兩個點用相反的顏色蓋住,那麼陰與陽就不再是融合的,而被清晰地分隔了開來。
世界制敵寶珠雄師大王:即英雄王格薩爾王,傳說中他和蓮花大師一起消滅了魔國。在藏地流傳了數千年的口述敘事長詩,格薩爾王的古老傳說中,有過詳盡的描述,由於“北方妖魔”(魔國)的侵略,嶺地、戎地、加地三國曾經多次面臨滅族之厄,終於在高原上出現了一位制敵寶珠的王,他受到加地公主的委託(加地:古時藏地稱漢地為加地),在蓮花大師的幫助下,帶領三國聯軍,踏入北方的雪域斬妖除魔,一舉覆滅了魔國,並誅殺了躲進崑崙山的妖妃,詩篇中提到過妖妃就是魔國的鬼母轉世。提到的那顆輪迴之珠就是鳳凰膽,制敵寶珠——那是說英雄王如同無邊佛法的摩尼寶珠一般,可以匹敵魔國的輪迴之珠。
懸掛在天空之上的仙女之湖:即拉措拉姆湖。在西藏中南部、喜馬拉雅與捻青唐古拉之間,湖泊眾多,大大小小的星羅棋佈,數以千計。稍微有點規模的,都被藏民視為聖湖;如果湖畔還有雪山,那就更是神聖得無以復加。這些湖的名字裡都帶個“措”字,比較著名的象什麼“昂拉仁措”、“當惹庸措”、“納木措”、“扎日南木措”等等,不勝列舉。每一個都有無盡的神秘傳說與一個同樣神秘的名字。拉姆拉措,懸掛在天空的仙女之湖,就屬於這眾多的湖泊之一。它與一塊比它更大的湖,雍瑪桌扎措——龍宮之湖連在一起。《大唐西域記》中,高僧玄奘有感於此人間美景,將這兩片緊緊相鄰的碧玉湖泊稱為“西天瑤池雙璧”。 龍宮之湖有個傳說,湖底有“廣財龍王”的宮殿,聚集著眾多的罕見珍寶;有緣之人只要繞湖一週,撿到一條小魚、一粒石子,或是湖中水鳥的一根羽毛,就能得到“廣財龍王”的賞賜,一生財源不斷。但是前來繞湖的朝聖者更喜歡去繞仙女之湖,因為傳說仙女之湖中碧透之水為仙女的眼淚,不僅能消除世人身體上的俗垢病灶,還能淨化心靈上的貪、嗔、怠、妒,使人心得純潔。兩湖對面的雪山,象徵著佛法的龐大無邊。轉山或者繞湖,是生活在世界屋脊這個特殊地域的獨有崇拜方式,是一種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信仰,與藏族原始宗教觀念一脈相承的表現形式,常規動作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最普通的,是徒步行走,還有一種更為虔誠的方式,雙手套著木板,高舉過頭,然後收手胸前,全身撲倒,前額觸地,五體投地,用自己的身體來一點點的丈量神山聖湖的周長,每繞一週,就會消減罪孽,積累功德,如果在繞湖的路上死去,將是一種造化。
無底鬼洞&蛇神之骨&行境幻化&無界妖瞳:蛇神埋骨的地方,就是黑沙漠扎格拉瑪神山下的無底“鬼洞”。 按惡羅海城最底層的祭祀神殿中的人皮壁畫所記載,在崑崙山遙遠的北方,有一處藏有寶藏的僧格南允洞窟,裡面有五個寶盒,分別被用來放置“蛇神”的骨骸,蛇神的兩個神蹟,分別是雖然身體腐爛只剩骨架,但它的大腦依然儲存著“行境幻化”的力量,另外蛇頭上的那顆巨眼,可以使它的靈魂長生不滅。在天地與時間的盡頭,它會象鳳凰一樣,從屍骨中涅盤重生,並且這個巨眼,還可以作為通向“行境幻化”之門的通道,也就是佛經中描述的第七種眼睛“無界妖瞳”。如果用科學現象來解釋,這“行境幻化”,就是美國肯薩斯特殊現象與病例研究中心的專家們,所一直研究的那種“虛數空間”。神話傳說中“鳳凰膽”是蛇神的眼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