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導刊》的吳記者也前來採訪,並拍下了這一鏡頭。
一分監區帶隊的王警官走上前,笑道:“吳記者,你好。又見到你了,什麼時候再到我們分監區去採訪?”
吳記者也笑道:“有機會一定去”
※※※※※
第二天,天下著雨,犯人沒有出工。高學文正在監區娛樂室裡下棋,其他犯人有的在打牌,有的在打檯球,有的在看電視,不亦樂乎。
一些同犯向高學文圍攏過來,向他表示祝賀,並要他買喜糖和喜煙。高學文早有準備,於是爽快地分發著。
這時,有值班人員通知道:“高學文有親屬來會見。”
※※※※※
高學文興沖沖來到會見室,見是母親,很高興,於是把昨天自己獲獎的喜訊告知了母親。
母親很高興,誇獎了幾句,然後沮喪地對他說:“學文,你弟弟出事了!”
“出什麼事了!”高學文急切地問道。
母親哭喪著臉說:“你弟弟學武在上海一家酒店打工,老闆一直拖欠了他五千元工資,說是年底一次付清。可是,之後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後堂小夥計燒高壓鍋不慎,造成高壓鍋爆炸,幾百度的燙汁燙得你弟弟面目全非,經搶救花去四千多元的醫療費。可是,狠心的老闆不僅無理拒付拖欠的工資,還把你弟弟開除了”
“這個該死的老闆心真黑!”高學文氣憤地說,接著問道:“那,那現在呢?弟弟現在怎樣?”
“他只好回家養傷,傷未痊癒的他準備糾集一幫‘弟兄’,要去上海強行搬走老闆的傢什,還要揍他。我怕他出事,就先來告訴你。”母親無奈地說道。
高學文聞言大驚失色,忙說:“千萬不能這麼做,這是犯法的,要被判刑的,弟弟如今的想法和我當初一樣,我就是因為這樣才被判刑的啊!”
母親急得要哭:“這,這可怎麼辦啊,我勸了他幾次他都不聽,我可勸不住他呀!”
高學文語氣緩和道:“媽,你別急,事情還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你叫弟弟來會見我,一定要來!我來跟他說!”
母親答應著,焦躁不安地走了。
※※※※※
高學文回到監舍,感到六神無主,坐立不安。想到自己的犯罪給父母帶來的痛苦,如今家中又出現了這樣的事,自己卻不能替他們排憂解難,真是作孽呀!
這時指導員走過來,詢問情況。高學文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指導員說道:“這件事一定要慎重處理。你不是在監獄學過法嗎?還得了獎呢!這回可有大用處了!”
“我一個囚犯,能幫上什麼忙?”高學文納悶道。
指導員肯定地說:“你不僅能幫上忙,而且一定能辦得到!如果辦不到,你這幾年的法律不是白學了?”
高學文似有所悟,不過他還是有所顧慮:“我,能行嗎?”
“一定行!”指導員鼓勵道。
※※※※※
第三天上午,弟弟高學武帶著傷前來會見。他怒睜著雙眼,額角上的青筋隨著呼呼的粗氣一鼓一脹,他越說越氣:“這個黑心的老闆,我非要去找他報仇不可,他要是不給我錢,我就打得他住院!”
高學文好說歹說,才使弟弟終於壓住了火。他接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並列舉了同犯中的一些事例來規勸弟弟,勸弟弟透過法律手段來討回公道。
指導員走過來勸道:“你的事情我聽說了,不要衝動,要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爭取打贏這場官司,讓法律還自己一個公道。”
高學武很是感動。他不禁想到,在城市裡,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像他這樣的“民工”其實就如同“賤民”一樣,有多少民工辛苦了幾年卻拿不到工資?他們哪個不是忍氣吞聲?他們滿懷憧憬地來到城市,現代文明之於他們似乎觸手可及,其實卻遠在天邊。他不明白,同是中國人,生活在自己祖國的土地上,為何卻成了“外來人口”,他尤其討厭“打工仔”、“外來妹”這些明顯帶有歧視性的詞彙然而今天,自己一肚子的委屈無處伸張,沒想到卻在監獄裡遇到了“救星”!他怎麼能不感動?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下午,高學文透過在獄內所學的法律知識,查詢了《刑法》、《刑事訴訟法》、《勞動法》、《民法通則》等相關條款。王警官和何警官還幫助他查詢有關法律條文,最後在監區民警的輔導下,起草了一份訴狀。監區民警還另外附了個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