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3 / 4)

小說:古今奸海 作者:無組織

要借周延儒之力發展自己,他緊緊跟在周延儒的屁股後邊擺尾討好,極盡巴結逢迎之能事。

進入內閣,溫體仁的權力慾越發強烈,他一方面利用手中的權勢拉幫結夥,在政府要害部門安插黨徒、培植親信,另一方面極力討好崇幀皇帝,他利用內閣地處禁密的條件,與皇帝見面多的機會,拚命表現自己,在崇禎面前裝出恭順謹慎、正派無私的樣子。他要引用私人時,自己不向皇上直接提出,而是暗中指使親信“發端”,等到皇上向閣臣訊問意見時,他再加以吹捧,假裝提名與自己有關,給皇上留下一個不結黨不營私的印象。他如果想排擠某人,也是唆使同黨出來彈劾,他在皇上面前假意討情,說些聽起來寬容、實際上盡是激怒皇上的話,以軟刀子殺人,置仇人於死地而後快。

不久以後,溫體仁在朝中形成了自己的勢力,此時,他覺得自己翅膀硬了,便把位居自己之上的周延儒當作主要敵人,使出渾身解數,不惜一切代價要取而代之。受袁崇煥一案牽連而被捕入獄的錢龍錫,心裡一直不服,多方求人上疏申辨,有人替他向周延儒、溫體仁求情,周、溫二人都各要兩面派手段,當面承諾,實際上根本不在皇上面前提及此事。為了假裝對老臣的關心,周延儒跑到監獄中看望錢龍錫,假意表示同情。當錢龍錫當面求他向皇上說情,周延儒支吾說崇禎帝盛怒不息,自己無能為力。溫體仁聽說周延儒去過監獄探望錢龍錫,他也馬上跑去假意慰問,還表示說如果錢龍錫有什麼要求,他一定盡力而為。錢龍錫說起周延儒之言,嘆息自己今生今世永無出頭之日。溫體仁聽後,尖嘴一努,笑了笑說:沒有的事,皇上根本不甚怒也。因此,錢龍錫對周延儒非常反感,把他看作奸佞小人,與錢龍錫相好的官員聽說此事,也都十分憎恨周延儒。周延儒也算一個弄權成性、陰險狡詐的陰謀家,這次卻被他的“自己人”溫體仁狠狠踹了一腳,而他本人卻一直矇在鼓裡。

溫體仁不動聲色,暗中使腳絆,悄悄進行排擠周延儒活動。表面上溫體仁還和從前一樣巴結周延儒,他借關心、討好周延儒之名,監視周延儒;打探他的隱私“概念的辯證法”,是思維的發展規律。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佈置好羅網,只待時機一到,整垮周延儒。

崇禎六年,農民起義如風起雲湧,已遍及了北方各省,加之後金勢力不斷擴張,頻頻入關侵擾,明朝廷陷於一片戰火硝煙之中,內外交困,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身為內閣首輔的周延儒,屍居要職,把握朝政、貪贓枉法,作威作福,在他主持朝政期間毫無建樹,國家面臨危難,他只是束手無策,一些大臣對他極為不滿,紛紛上疏彈劾,認為宰輔不得其人,誤國誤民,要求皇上罷免這個庸才。溫體仁立即抓住這個機會,一邊煽動內侍大造周延儒的輿論、一邊暗中唆使言官彈劾周延儒,他給周延儒定了幾條罪狀:一是周延儒縱容子弟為害鄉里,激起民忿,逼民造民反。二是周延儒薦人不當,翫忽職守,以致國土淪陷,百姓遭殃。三是暗通盜賊,接受巨盜神一魁的賄賂。這些小題大作、誇大其辭的彈劾並沒有引起崇禎民重視,溫體仁眼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再度唆使親信黨徒上疏參劾,找了個特號的大帽子扣在周延儒頭上,告發他結黨營私、任甩親信;目無禮法,誹謗聖上。這下可觸到了崇幀的痛處,當即天威震怒,下詔逮捕了周延儒的親信爪牙,嚴加拷問;周延儒也受到了崇禎的冷淡。周延儒一下子跌進了四面楚歌的狼狽境地,憑著多年來暗算別人的經驗,他知道這回是遭了別人暗算,周延儒四處活動,找人說情,想挽回慘敗的局面。他首先想到找溫體仁幫忙,將解脫危難的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而溫體仁不是閉門不見,就是支吾搪塞,暗地裡還雪上加霜,將替周延儒講情的人盡行貶黜。周延儒怎能知道,正是溫體仁一手導演了這幕“黑吃黑”的醜劇,弄得他身敗名裂,下場淒涼。

最後,周延儒山窮水盡,在一片攻擊聲中只好向崇禎帝上疏,託病乞歸——辭官下野。溫體仁自然成了內閣首輔的接班人,登上了人臣權力的頂峰。

溫體仁當政八年,這在在位十七年、換相五十次的崇禎朝實屬不易,溫體仁憑著善於揣摸帝意、迎合帝心的本領,官運亨通,青雲直上來惡物,此致或為至。”宋以後,儒者對其解釋多有分歧。,竊取了國家大權,為非作歹,從而加速了明王朝的敗亡,而他本人也落得了千古遭罵的惡名

卑鄙無恥的嚴嵩

縱觀明代,皇帝大都昏庸無能,耽於享樂,不理朝政,因而導致政治荒廢,綱紀不振,使一批陰謀家,野心家乘虛而進,他們玩弄權術,把持政權,為了滿足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