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1 / 4)

鶻準兜拇罅炕�幔�鵲取U庖磺寫朧┖桶旆ǎ�梢約跎倥既懷魷直┱��蘋得攔�裰髦貧鵲目贍苄浴]尤圃諭鋅宋��防鐧鬧饕�侍猓�諂渲�韉牧蕉撾淖症僦諧氏值米釵�宄��

他寫道:“至於我,當我研究一些歐洲國家已經達到的狀態和其餘的一切國家都行將走進的狀態時,我就情不自禁地認為,不久以後,它們不是享有民主自由,就是陷入凱撒的暴政”。他作結論說:“但我認為,如果在我們中間不能逐漸引進並最終建立民主制度,如果不讓所有的公民產生先是使他們學習享有自由隨後又使他們行使自由的思想和感情,那末,不管是資產階級還是貴族,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誰都不能獨立自主,而大家都要遭受暴政的統治。我可以預言,如果我們不能逐漸地建立起絕大多數人的和平統治,我們早晚要陷入獨夫的無限權力的統治。”。。

這兩段文字清楚地說明了托克維爾寫作時之所想。法國大革命先是引出了一個羅伯斯庇爾,隨後又推出了一個拿破崙。路易十八的《一八一四年憲章》引起了查理十世的專政企圖,導致了1830年革命和“中庸政府”的無力治理。托克維爾在寫本書的第1卷時,就已經感覺到了“中庸政府”的危險。能否從一個由少數人壟斷財富和權力的制度和平而有秩序地過渡到一個由人人分享財富和權力的制度呢?或者說

①見本書上卷第2部分第9章。

483

拉斯基為《托克維爾全集》中之《論美國的民主》774

社會的變革非要經過鬥爭和衝突不可嗎?如果能和平實現平等,那代價又是什麼呢?如果非衝突不可,那又有沒有點希望避免暴政呢?

托克維爾在大約用了三年時間寫出的第1卷裡,相當嚴格地堅持了只寫美國的作法;而在寫完全書之後於1840年出版的第2卷裡,他卻遠遠超出美國的範圍(儘管他經常把美國放在眼前作為背景)

,以期比較全面地概括平均主義的文明。這部著作的第1卷與第2卷,不管在寫作方法上還是在筆調上,都有一些顯著的不同。在第1卷裡,他所用的材料大部分都很具體,而在援用引文時也很細心,所以基本上反映了他所要寫的美國。有的評論家指出,即使不算某些明顯的錯誤、某些遺漏和某些解釋錯誤,他所作的一些著名的直觀論斷和這種論斷所依據的實證材料,比起他所承擔的進行廣泛的概括的重任來說,也有些不夠分量。但我認為這也無妨,因為我們還可以核對他的觀察及其所作結論的正確性。

再者,在第1卷裡,他雖然讚揚了許多事情,但從未表現出任何熱情,而且在展望未來的時候,也總是經過反覆考慮才下筆的。他生性持重沉著,作風正派。另外,無論是描寫個別現象,還是描寫大量現象,從來不帶一點幽默或偏愛,這也是托克維爾的特性。但是,我們從他所描繪的圖景中,卻看到了他的觀察細緻和直接接觸素材的寫實特點。

至於第2卷,(沒有象第1卷那樣成功)

,恕我直言,不但寫得很抽象,而且筆調也很低沉。在這卷裡,美國已退為遠景,使人看起來有些模糊不清,而且托克維爾所敘述的,大部分是追求物質財富和當時的平均主義思潮的文明的一般特

484

874拉斯基為《托克維爾全集》中之《論美國的民主》

點,但這種追求使他更加害怕文明將來真會毀滅。

我認為,作如下的評價既不過分,又不荒誕:在第2卷裡我們聽到發表議論的,是身為路易。菲利浦的法國議會議員的托克維爾;是站在以梯也爾和基佐為突出形象的資產階級君主制度的前排的托克維爾;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貴族制度的時代已經結束,但對取代它的資產階級推行的金融寡頭政治又沒有信心的托克維爾;是看到在金融寡頭政治下越來越多地進入工廠的群眾的悲慘生活,比如象在1834年的里昂可怕動亂當中表現越來越不滿的群眾的悲慘生活的托克維爾。再者,我認為以下的猜測並非沒有根據:托克維爾在發表其著作的第2卷時,他對“中庸政府”治下的法國的作為感到失望,迫使他有意無意地扮演了珈桑德拉①的角色。

法國政局的變化,使這位熱愛自由的人,使這位認為提高文化水平是預防平等帶來的危險的必要措施的政治哲學家,使這位感到要想使一個民族不陷入平庸的唯物主義的泥潭、宗教就得擁有廣泛而深刻的駕御作用的半信半疑的宗教信徒,不得不經常憂心忡忡。他的健康不佳,在競選眾議員時遭到暫時失敗(1837年落選後,1839年又當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