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計,烏桓首領貪至王中計,要與張純分開立軍營,結果張純被公孫瓚擊破,亂軍之中,張純被公孫續刺傷,張純大敗而走。三天後,烏桓首領貪至王收到張純戰敗的訊息驚恐不已,率眾歸降公孫瓚。此戰過後朝廷先升公孫瓚為騎督尉,屬國烏桓首領貪至王率眾歸降後公孫瓚又被升為中郎將,封為都亭侯,進駐屬國。
一天,公孫續在野外練完騎術回來就聽到路上有人喊自己,回頭一看卻是張飛。三年不見,張飛愈發健壯,原來這三年張飛在家武藝大有長進,其父覺得沒有什麼可以再教他覺得讓他來軍隊闖蕩,正好公孫瓚又升為中郎將,張鄆就休書一封,讓張飛帶著就來到了遼東屬國,剛來這裡正好遇到準備回軍營的公孫續。兩人見面,自然高興得很。不過公孫續卻在計算,加上年前前來投軍的趙雲,顏良,文丑,再加上現在來的張飛,這實力可不得了。雖然張飛現在才十六歲多點,不過在軍中磨礪一下,他會成長的很快。
第八章 :塞外大戰(1)
自從張飛來了後公孫續算是多了個伴。顏良文丑比公孫續大上不少,公孫續跟他們還不能建立深厚的感情,而且人家來投軍是為了掙一番功名和前程,不是來陪小孩玩的。
至少目前公孫續還是個十一歲多點的孩子,雖然長相和氣勢都不像。至於趙雲,公孫續沒少往他那跑,不為別的,就為常山趙子龍這五個字,名氣太大啊,雖然現在就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兵,各方面還稍顯稚嫩。這都不打緊,是金子總會放光。公孫續要做的是在你放光前先收服你。沒事就來趙雲這討教槍術。
趙雲對這個軍中很有名氣的少將軍也甚是喜歡再加上公孫續的刻意討好,這又是上司的公子,不得不好好對待啊。兩三個月下來公孫續的武藝長進很多,也開始摸索出勁道。
由於家傳武學講究的是剛猛霸道,他自己現在還不能有啥成就,不過跟趙雲混了兩個月,公孫續開始偏向於剛柔並濟方面發展。趙雲的長槍柔韌性很大,能做到從不可思議的角度出招。這讓公孫續特別感興趣。自己老爹練家傳武藝一直是直來直往,硬碰硬。
遇到一般人還好,要是遇到那些厲害的鐵定吃虧。打仗有時候是要靠耐力,這段時間公孫續的理論知識增加不少。他自己也想出了個練武的辦法。
每天和張飛來到軍營附近的湖中練武,閉氣在水中演練各種招式,在水中訓練力量和爆發力以及耐力,效果很明顯,而且公孫續要求在自己忍受不了要出水面的那一刻張飛必須出手跟他來次硬碰硬,因為這時候公孫續的各方面已經處於極限,也是很危險的階段,練武之人的瓶頸望望就是在生死危亡的那一刻突破,這也是為什麼戰場上很多將士武藝增長很快的原因。
在極限的情況下才能爆發出自己的潛能。當然,一開始絕對不能讓張飛出全力,不然自己是怎麼被打死的都不知道。他再三要求張飛要把握好力量,張飛也拍胸脯答應,可第一次由於啥也不懂再加上張飛的武藝還沒有到那種收發自如的地步,結果直接就把公孫續拍到湖底去了。
撈上來的時候更是臉色蒼白,不過休養幾天就好了。接連十幾天被張飛拍暈了四次後公孫續受不了了,再加上這玩命的事情也被自己老爹知道了,公孫瓚狠狠呵斥了一頓,讓後專門叫趙雲看著公孫續練武,趙雲本來不情願,不過還是堅持去了,結果教了幾天趙雲也發現這個辦法很好,自己也開始嘗試這樣來突破極限。然後顏良文丑也加入了這玩命的行列。每天練的不亦樂乎。
三個月後,叛賊張純糾集舊眾,在屬國石門稱帝,並聯合草原丘力居大舉入侵幽州,比歷史上的時間提前了幾年。朝廷震怒,皇帝在朝堂怒斥群臣。連下四道聖旨要公孫瓚派兵剿滅張純。時至寒冬,不是出兵的時節,雖然朝堂上眾大臣再三勸阻,可是皇帝一句”孤意已決,休要再言,惡賊張純,必須殺之。”
沒有辦法,公孫瓚接到命令後只得集合部隊,開始準備出征。公孫續考慮到這次就算會打贏肯定也是慘勝,慘勝如敗,這不是公孫續想要的結果。於是想了兩天後向公孫瓚建議必須儲備大量軍用物資,鹽,鐵,糧食,禦寒衣物,戰馬精料等等各方面物資能要多少就要多少,幽州刺史劉虞也是全力配合,經過多番努力六萬大軍儲備了夠十萬大軍兩年用的物資,可是由於輜重太多不利於行軍,公孫續自請為押糧官,與四萬步軍作為後軍押運物資。
公孫瓚同意後派大將鄒丹輔佐之。隨後公孫瓚派以趙雲為先鋒。領騎兵三千先行,自己率領一萬七千騎兵作為中軍,全軍向石門壓來。
公元1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