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以騎兵兩萬奔襲兩百里偷襲叛軍,與張純、丘力居等戰於屬國石門,張純等大敗,張純於是拋下妻兒逃入鮮卑境內。等後軍跟上來以後,公孫瓚繼續追擊,與丘力居交戰十餘次皆勝之。
不過由於長時間作戰又是孤軍深入,軍隊損耗很大兩萬騎兵還剩下一萬五千不到,而且很多人都帶傷。不得已,公孫瓚只得停下來休整,等後軍押送物資前來集合。
五天後公孫續率後軍趕到,全軍安營紮寨暗哨派出五十里探查敵情。
塞外草原,寒風凜冽,當公孫瓚和眾將軍在大帳討論如何破敵的時候,公孫續卻在外面思考著黃巾之亂什麼時候開始,自己一定要儘快結束塞外的戰爭,趕上這場壓倒東漢的最後一根稻草。
要說黃巾之亂帶來了什麼,不用說都知道,破壞,除了破壞還是破壞。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多少家庭妻離子散。而且,為了早日達到爭霸天下的目標,公孫續也在想辦法營造自己的實力,黃巾之亂能讓自己擁有更多的人口,中原安置不下去但是塞外可以,遼東遠離中原但土地肥沃,處理得好還是可以養活不少人,雖然遼東公孫康開始佔據了遼東,但現在還沒有完全站穩,自己還有機會,關鍵是要儘快結束這邊的事情,然後找個理由幹掉公孫康。
這樣遼東就是自己的**王國了。天高皇帝遠,到時候有了自己的大後方再開始征戰天下,這是關鍵的一步,必須要有穩定的後方,想歷史上的曹操,劉備,呂布等等,哪個不是蓋世豪傑。可是一旦自己的根據地受到別的勢力干擾,想爭天下何其難也。曹操初期一直被袁紹壓制,劉備半輩子漂流不定,呂布更是越打越弱,最後身首異處。
只是世事難料,目前這場大仗也很難打下去啊,丘力居雖然被擊敗但是沒有影響到他的實力,張純逃走的時候也帶走了三萬多的馬步軍,而且這是草原,草原是鮮卑人的主場,形勢不容樂觀。
如果烏桓還有匈奴也來插上一腳,那自己這邊就真是陷入泥潭不可自拔了啊。還好烏桓匈奴應該不會這麼笨,現在正是隆冬季節,不適合出兵,如果他們敢來,恐怕得擔負著全軍覆滅的危險,草原的冬天不是這麼好過的啊,這時候他們應該準備在帳篷裡燒牛糞過冬吧。
這些天,公孫續一直帶人探查周邊地形。,他在找一個適合紮營的地方,不是說目前這個地方不合適,他做好了長期戰鬥的準備,腦中也有了思路,不過現在還不能說出來。眾人都想著儘快解決叛軍回家過年,如果自己突然提出長期戰鬥的準備那就不好交代啊。今天上午有個騎兵曲長前來報告說找到了個符合公孫續要求的地方。
這百人長是公孫續專門向自己老爹要來的,不為別的,僅因為他是徐榮,而且是遼東襄平人,當兵時間不短,一開始公孫瓚也沒有在意,而且他也有讓自己兒子帶兵的打算,徐榮是個老兵正好適合。
對於徐榮,公孫續是相當尊敬,這傢伙歷史上武力值不高,不過這沒有關係,關鍵是歷史上為董卓部將時,曾經在軍事上先後擊敗過曹操和孫堅,這份戰績可謂少有啊。要不是死得早絕對是三國一大名將。更重要的是為人絕對穩重可靠忠心。
現在徐榮沒有遠走西涼,自己絕對不能放過。而且徐榮對自己也算是推心置腹,一是因為自己也小有名氣,二是因為自己多次向父親提過徐榮,讓鬱郁不得志的虛榮從一個小兵幹到了曲長的位置,這中間有公孫續的功勞。徐榮也是知恩圖報的人,只要公孫續要求的他絕對辦到。
當公孫續跟著徐榮來到地點後公孫續點點頭,自己親自勘察了一下。很好,徐榮辦事確實可靠。這裡有條河,屬於u字形的那種,旁邊有座小山,更重要的是,這裡有露天煤礦,草原上露天煤礦很多,但是沒有多少人知道這煤的用處。就算有人願意試試,大概也被毒死了。
回營後公孫續想父親提出要分一萬步軍和一萬民夫分立軍營的請求,眾人皆不解,不過公孫續一再要求,而且地點離大營不遠,沒有危險,算不上分兵。
公孫瓚同意了。公孫續帶兩萬人來了後只幹兩件事情:一,儘可能的收集草料,二,挖河取沙。這段時間雖然沒有再接戰,但公孫續不準備讓大軍就這樣耗著,早在大軍剛剛安營的時候就建議騎兵分為七八股去劫掠草原部落,小股部落絕不放過,一個月下來總共搶到牛二十萬頭,羊五十萬只,馬匹三十五萬,草料也劫到不少,而且還抓了不少俘虜也解救了十幾萬漢人奴隸,絕大部分是青壯,能在草原活下來的奴隸身體素質絕對是沒有話說。
對於俘虜公孫瓚本意是要全部坑殺,留著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