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1 / 4)

這城頭的許仙,是個胖子,據說祖上曾出過節度使,一聽說自己今科中了,還是個頭名,立即歡喜得賞錢擺酒。至於自己考得怎麼樣?

沒見他都回家了,瓊林宴也不參加了,便知道他考得怎麼樣了。這上榜計程車子哪有不參加瓊林宴的。

不過一聽說中了,哪兒還有功夫問這怎麼會中,自然是先歡喜一番再說。

那邊正歡喜著,許仙家裡這邊,又是幾匹馬,二報、三報到了,擠了一屋的人,院內院外地上都坐滿了人。大家簇擁著看熱鬧。

都說華夏百姓愛看熱鬧,卻不想—想背朝藍天面朝黃土的普通百姓們,rì出而耕rì落而息,他們這單調乏味的生活就像是—灘死水一樣,只有在風吹波紋動,他們才有—絲兒漣漪。

今個的熱鬧卻比漣漪更加誘人,兩個狀元這可是百年難見的樂事,就是以後回味起來,也可以給自己枯燥乏味的rì子帶來歡樂。

農村沒有那麼多的講究,除了堂屋門上的大將軍鎖不好動之外,院門早為村人孩子們開啟,坐等樂意。

二報、三報一來,他們便吆喝開:“你們來錯了。中了的是城頭的許宣。”

看到報錄人去,樂得哈哈大笑。痛快地笑聲釋去了生活的壓力,就像那三伏天喝下了冰水—樣暢快。

只是大笑之後,卻有人突然說道:“我聽說這城東的許宣一肚子草包,就是秀才也是花錢買的,又怎麼可能中的頭名,說不得真是咱們許仙中的。”

這是許家村,本就是一族人,別人與自己人自然是偏向自己人的。這有人一提醒,剛才大叫的人慌亂起來,不知如何是好。

“最早是誰先說的?”

有人問。

“似乎是功名。”

許功名不得不站出來說:“他會中?不要笑死人了,—個童生。怎麼說人許宣也是秀才。”

“可是他的秀才不是前朝的嗎?聽說當時有長輩在元為官,幫了他—把。”

有人小聲說。

“你胡說什麼?”

許功名大聲說,“這前朝的功名,今朝也是認的,秀才就是秀才。”

前朝的功名朱元璋之所以認可,同樣是朱元璋他們是草根革命,打天下又快,根本沒有治理天下的人手,這才不得不接收了元朝的人才。

指出秀才,許功名又說:“咱們與許仙同族,自然是希望高中。可是這冒領了下來大家都是老實本分的人,到時候受得了指脊樑骨的?”

聽上去,他一幅為眾人著想的口吻。實際上卻是以“禮”壓人,實實在在—個“禮”字。

老實說自明朝以來的華夏禮法規矩,基本上都是給普通百姓這樣老實人立的。

比如文官不貪財,而事實上哪個文官不貪。就是立下男女大防的朱熹,他也是妻妾一大堆,平rì裡沒事也還搞搞無遮大會。

所以說這文人的法理,從建立的那一刻起,便是為別人準備的。這其中最有名的要數董仲舒,他的天人感應之說,從落筆那一天起,便是瞄準的天子。

一邊是聖人的“敬鬼神而遠之”不離口,一邊卻是有什麼天災**都怪在天子頭上。

這樣的雙層標準之下,除非是極有魄力之人,否則是不敢不遵守的。普通百姓顯然不是那極有魄力的人中一員。普通百姓也做不了那極有魄力的人中一員。

話語權從來便沒有落在他們手中的一天,他就是做了極有魄力的事,也只會泯滅在文人士子們的口中筆下。甚至更過份—點兒,把那人打成十惡不赦之徒,也並非是件多麼難的事。

君不見,那極有魄力的秦始皇只不過是做了幾件極有魄力的事,便牢不可破地打上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他做的事真像文人士子口上說的,筆下寫的那麼罪大惡極?

不說別的,單單是那萬里長城,便保護了漢族子民?歷史上多少次萬里長城擋住了外族入侵,以便漢族繁衍生息,再復榮光,不致於種族滅絕?

至於什麼“沒有城牆漢人會更有進取心”的詭辯進取心是思想,與城牆何干?後世的美國不同樣造了另類的萬里長城-愛國者導彈,人家不照樣進取。

如果按照詭辯的理論,那人類最好不要是住房、穿衣,因為按照進化理論,生命是可以進化到不受外界威脅的,所以不住房不穿衣,才是對人類最好的。

這便是文人士子的詭辯之術。似是而非的道理,就是帝王都可以忽悠瘸了,更不要說本分老實的普通百姓了。

百姓們不再反對了。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