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得那麼精明。
同樣的問題,不僅是她們在討論,男軍們同樣是在討論。“我們可以給仙君什麼?”
仙人不會無償援助的,這是佛國中人學到的第—件事。因為這是佛祖規定的。
為了讓佛國上下理解,自然是做了足夠的宣傳。比如什麼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你想要獲得什麼。你就必須先要放棄什麼,如果不依靠自身的努力,那任何東西都不會無緣無故可以拿到手的,要能夠真正的放下,“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都必須依靠食物來維護和延續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們不能只顧著吃飯,而活得沒有責任,也沒有目的和意義。
食物可以救你的性命,但是佛法可以救你的慧命,兩者之間必須要有一個取捨。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捨不得。舍中有得,舍即為得,舍之於物,得之於心。這是西遊記中阿難尊者給我們表明的佛法真諦所在。(未完待續)
第299章、絕不能讓他找死
道理是永遠說不完的道理,以舌燦蓮花之能,自然是極易渡了不少人。更不必說,有了一場西遊,阿儺、伽葉做起宣傳來,更是了不得了,唐僧的例子舉的天下皆知。佛祖都點頭說:“收少了。”
領導發話,自然是對的,要堅決執行。於是佛國便有了這樣的一種觀念。也於是男軍們在商議之後,送去了給許仙的“人事”一個半跪在地面上的紫發男子。那是一個極美的男子,長眉若柳,身如玉樹,上身純白的襯衣微微有些溼,薄薄的汗透過襯衣滲出來,將原本絕好的身體更是突顯的玲瓏剔透。長長的紫發披在雪白頸後,簡直可以用嬌豔yù滴來形容。
這男人身邊是同樣的男人。只見那人俊美絕倫,臉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稜有角的臉俊美異常。外表看起來好象放蕩不拘,但眼裡不經意流露出的精光讓人不敢小看。一頭烏黑茂密的頭髮,一雙劍眉下卻是一對細長的桃花眼,充滿了多情,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淪陷進去。高挺的鼻子,厚薄適中的紅唇這時卻漾著另人目眩的笑容。這笑容就叫“獻身”就叫“肉身佈施”
“你們這是幹什麼?”
他們送來這兩個男人,只會讓許仙頭皮發麻。
他們卻說:“阿難尊者,伽葉尊者教導我們,有索要,有奉獻,世之常理。仙君非佛徒,我們無法誦經,只好以肉身佈施答謝仙君救護不捨之情。”
聽到阿難、伽葉這源頭,許仙是有如吃了蒼蠅一樣。心說:前世上學之時,我就愛看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看完一個感受“恨”二十多年來,我的恨在三個階層中發生著變化。開始,我恨唐僧,天天念個緊箍咒。把個好乾部悟空搞得神魂顛倒,不明白自己的人為什麼整自己的人?還恨無背景階層叱吒風雲的妖怪,如白骨精、鐵扇公主等;中間,我恨有背景階層興風作浪的魔頭,如六耳獼猴、金銀角大王等;現在,我恨的是佛主身邊有大背景文質彬彬的阿儺、伽葉這類神仙。妖怪禍害,實屬本性;而神仙作亂
想到這。許仙失聲呵斥:“阿儺、伽葉何許人也?
一言以蔽之,這兩個人可了不得!
阿儺、伽葉乃西天佛祖的看經人,既非班子成員,也非神職實職,就是距離羅漢、比丘僧的職務還差十多個臺階,只是如來佛給他們倆賜了個“尊者”的高階職稱。從我們當下的角度看阿儺、伽葉這兩個公務員。大致相當於圖書管理員、檔案文書管理員等普通人員,一個“尊者”的稱號大致相當於建國前老幹部的身份。
而唐僧呢?金蟬子轉世,佛祖弟子,用自己的血肉餵養了佛界的真正的大犧牲者。
話說這樣的大犧牲者,帶著徒弟三人,歷經十四年,爬雪山、過草地、鬥妖魔、驅怪獸。歷經艱難、飲餐露宿、飽經風霜,來到了朝思暮想、頂禮膜拜、奉若神明的西天淨土——佛國。師徒四人向佛祖彙報工作,頗得佛祖歡心,併為他們具有這樣崇高的理想信念所震撼,立馬下旨願賜真經!俗語云:閻王好見,小鬼難求啊!沒想到,真沒想到,可千萬沒想到!師徒四人被圖書管理員阿儺、伽葉狠狠地敲了一竹槓。向唐僧師徒四人索要“人事”(受賄、好處費)後經唐僧苦苦哀求,陳述理由,又有佛祖降旨,方才勉強給了經卷,卻還是卷卷白紙的無字經書。唐僧師徒四人萬般無奈不得不將化齋用的紫金缽孟給了阿儺、伽葉了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人家四個窮和尚什麼也沒有,只有一個崇高的信念到西天取經。人家沒能力給你們好處費就算了,最低你們也能落個人情,可你們竟然把人家的“討吃碗”都笑納了,真是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