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4 / 4)

唐透頂極了!

綜觀這類人。不僅在天界有,就是在人間也有。這類人有五大特點:一是無職務但有實權;二是無級別但有背景;三是思想比較靈活,靠山能吃山,靠水能玩水;四是眼裡只有“一把手”視他人為草菅;五是一切向錢看,無人情因素,無政策法規,在大千世界絲毫不注意面子和影響。但是這號人深諳自身的生存法則,今朝有酒今朝喝,背景大樹好乘涼,不能成事,但能壞事!用直白的話來概括:這類人就是無職務、無級別,但能撈實惠的人,也是黎民百姓痛恨之人!”

比宣傳,許仙是來不及了。許仙只有轉動自己的腦子,去回憶後世對他們的批判。因為站在人的立場,有代價是應該的。

許仙能批的,也只是他們的佛性,以及人世間的惡官拉攏仇恨度了。

但是顯然人家早就想好了,他們不僅沒有因為許仙的批判回心轉意,反而說:“阿難尊者和迦葉尊者為什麼在他們第一次索要財物而沒有得到時候,要將沒有字的經讓唐僧師徒取走呢?而當唐僧師徒發現拿回來的是沒有字的經時候,而重新回到藏經閣,將唐王御賜給他的紫金缽盂讓沙僧送給阿難尊者和迦葉尊者,才取到這有字的真經呢?

很多人不理解的原因,為什麼阿難尊者和迦葉尊者要向來求取真經的唐三藏要東西呢?也就是我們平常人所說的索要財物。他們明明知道唐僧師徒經過長途跋涉早已經兩手空空,而且這也是佛祖特意安排觀世音菩薩讓他們過來求真經的,為什麼已經到了西天,還要在佛菩薩眼前底下進行如此一番索取呢?豈不是辱了西方淨土之根本嗎?

其實阿難尊者和迦葉尊者他們都是古佛再來的,也都是協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佛菩薩不像我們世人一樣,總是以自我利益和自我地位為中心,不肯放下自己的身份,惟恐讓別人輕視,或者讓別人看不起自己。佛菩薩們他們永遠沒有這樣的心理,他們的目的和宗旨就是一心一意地是要教化眾生,而並非我們世人眼中的高低貴賤之差別。但是他們很方便的示現這樣的身份來讓我們好有所覺悟。”

紫發肉身佈施者剛剛說完,他身邊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