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3 / 4)

,一直留在前線這就是寇準的功勞,這就是寇準的忠誠?”

“夠了!”趙恆再不願聽下去,人最怕的就是“幡然悔悟”。“城下之盟”、“孤注一擲”,這八個字就把寇準在皇帝心中的形象,以及最大的功勞的本質完全顛覆。再不要提什麼寇準了,再別提什麼澶淵之盟,朕要好好地靜一靜。

但靜下來的趙恆卻沒有去翻字典,不然關於“城下之盟”的解釋會讓他好受一些,或許中國的歷史也就不會再是那個樣子了。因為歷史上真正的“城下之盟”並不是屈辱,而是充滿了血腥味十足的強悍與不屈,是有種的爺們兒才配獲得有尊嚴的“盟約”。

那是公元前五九四年,楚國的軍隊已經包圍了宋國國都長達九個月之久。弱小的宋國沒法支撐了,但是對於投降,宋國還有別的想法。

他們的宰相華元在夜裡縋城而下,悄悄地潛入了楚國軍營,一直摸進了楚國元帥的大帳裡,用一把匕首逼住了對方——我們已經開始吃人肉、燒人骨過日子了,的確沒法支撐。但是我們寧可戰死,絕不投降!想締結盟約嗎?現在楚軍必須後退三十里,還宋國以尊嚴,那樣我們才可以和楚國議和!

楚軍同意了,在三十里開外與宋國結盟。這才是“城下之盟”的真相,試問宋國哪裡有半點的屈辱?如果趙恆真的做到了那一步,信不信不僅是漢人的後代,就算是胡人異種,也一樣的對他尊敬有加。

但是他很忙,正在忙著沒完沒了的感受痛苦,我怎麼就這麼容易就被寇準給騙了呢?!“孤注一擲”寇準你真是太狠了,連你的皇帝都敢這樣對待!

但真不明白,這場戰爭是寇準的戰爭?是他和蕭燕燕之間的對壘?贏了輸了對他有什麼大不了的?信不信王繼忠那樣的都能在遼國混得人模人樣,寇準去了都能把韓德讓擠到一邊去?

這些趙恆都不管了,他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儘量地挽回損失,人的名譽是第二條生命,一定要怎樣跌倒再怎樣爬起,要把這個天大的恥辱變成比天還要大的榮譽,這就是以後的努力方向。

來吧整個的宋朝都要為這個目標而奮鬥,不惜一切代價,把皇帝的面子找回來!

但是,這更是個要求技術含量的活兒,不是隨便誰都能做到的。趙恆自己日思夜想,王愛卿也沒閒著,但是矇在鼓裡的寇準卻仍然還是那個時期裡最神氣活現的主角兒。

他更忙了,折騰完了朝中重臣,就連個黃牙未退、乳臭未乾的毛孩子都不放過。

話說宋朝的神童多,後來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個,不過是個反面典型。正面的典型更多,比如說在澶州城頭和寇準喝得昏天黑地的楊億,更比如這時突然出現的神童晏殊。

但晏殊也不是最牛的,他進京的時候已經十四虛歲了,真正強悍的神童叫姜蓋,當時只有十二虛歲,兩人同時上殿,接受皇帝的考試。晏殊要作詩、賦各一篇,姜蓋年紀更小,考題單一些,是作詩六首。

結果晏殊才思敏捷,迅速完成,詩、賦俱佳,讓趙恆非常欣賞,立即就要封官。請想象,盛世出神童,天子重門生,這是多好的事,當時滿朝文武都齊唱頌歌,人人叫好。但是寇準走了出來,板起臉說了一句話。

“陛下,封官就封姜蓋吧。”

“啊?為什麼?”趙恆有點發愣。

“為什麼?”寇準的表情更怪,彷彿聽見了一個反天地、反人類、反祖宗的大謬論,“這還用解釋嗎?姜蓋是大名府人,晏殊是江南人。”

這是個規矩,終北宋一朝,皇廷之上,長江以南的人,能不用就不用,用了也不可大用。太祖、太宗陛下曾有過重要語錄,就貼在東府宰相的政事堂的辦公椅上——南人不可坐此位!

所以後來名震千古的王相公安石先生、蔡相公元長先生等大佬,不管對宋朝是忠是奸,是破壞還是貢獻,都被這一條統統否決,釘在了違規上崗的警示狀上。

所以這時寇準說得理直氣壯,想必他的眼角還瞟向了在旁邊怒火萬丈,卻只能忍氣吞聲的王欽若——怎樣?老王,江南人就是不能重用的,因為他們就是操蛋而王欽若,就是個地道的江南金陵人,李煜的老鄉。

事情就要決定了,皇帝看上去會像往常一樣順從寇準,王欽若、小孩子晏殊,都註定了要再次忍耐。卻不料趙恆突然一笑:“江南人怎麼了?唐朝的宰相張九齡也是江南人,難道不是一代名相嗎?”

一語成讖,這句話不僅定了王欽若、晏殊兩人的終身,讓他們後來都成了大宋朝的宰相。另外,也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至少寇準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