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也清晰地記得,李沆也曾經面對過他現在的局面。那是“聖相讖語”之二的內容,細節先不說,聖相的反應是當著使者的面就把皇帝親手寫的詔書給燒了,並且讓使者給皇帝帶個話:“就說這事兒李沆不同意。”
於是這事就真的被聖相給否決了,事後皇帝沒有一點脾氣。
但他是王旦,同樣是一起趕考畢業,人的差距就是這麼的大。那一夜,不管他怎樣的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怎樣的痛心疾首哀悼自己的名節,天亮後,他都會端正衣冠走向大宋朝的中樞要地,去配合皇帝的所有決定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他並不是在那天晚上被皇帝請客的唯一一個人,宋朝東西兩府的好多位長官都在與君同樂,卻沒一個像他這樣愁眉苦臉的。
據北宋偉大的發明家、文學家、怕老婆的典範、害朋友的敗類沈括先生在他的《夢溪筆談》裡記載,那天晚上陳堯叟正在樞密院裡值班,突然被內侍帶進皇宮深處,七扭八歪走好久,才停在了一處小殿前。進去一看,老熟人不少,像三司使丁謂、老翰林杜鎬都在。不一會兒皇帝趙恆也來了,真正的君臣同樂,不分大禮,吃喝過程中,每人各得一袋子珍珠,臨走前又得到一批“良金重寶”。
沈括有才無德,但基本《夢溪筆談》裡沒什麼瞎話,再聯想一下陳、丁、杜馬上就要在宋朝版的“天書奇譚”裡扮演的角色,就更能證明這些事的真實。
看來無論誰想做點什麼事都不容易,就連皇帝也一樣,事實上他不過就是要做一場夢而已,卻得對自己的同夥既客氣又打賞,還得親自陪著喝酒,下到這樣的本錢,還得再等好些天,直到過年的大日子,才能稍微吐露一下自己欲說還休,乍驚乍喜的心聲。
公元一〇〇八年二月十二日,宋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初三,宋真宗皇帝趙恆緊急取消年假,在崇政殿的西側殿召見了東西兩府的主要官員。
這是個歷史性的時刻,皇帝陛下在辦公的正式場合這樣開始了講話:“愛卿們,你們知道朕睡覺的地方是怎樣佈置的嗎?”
搞什麼?皇帝要自爆八卦?但是在場的每個人都非常認真虔誠地聽著。
皇帝繼續講:“是這樣佈置的——朕寢宮的四壁上都掛著青色的幕布,晚上和早晨要是不點燈的話,那是什麼都看不到。可是去年的十一月二十七日(一〇〇八年一月八日),快到半夜時分,朕剛剛就寢,突然間整個房室光明大作,一片雪亮。朕正驚訝,突然一位神仙出現。他的帽子上星光閃爍,衣服像火焰一樣的紅色。對朕說:‘你要在正殿建黃篆道場一個月,上天將賜你《大中祥符》三篇,事先不可洩露天機。’朕悚然而起,恭迎神仙,但神仙卻忽然消失了。朕馬上提筆記下了神仙的吩咐,從十二月初一時起,就吃素戒葷,虔誠持齋,在朝元殿建了道場,結九級彩壇,又用上好香木雕成車輿,以金珠珍寶裝飾,等待神仙的賞賜。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的期限,但仍然不敢撤去。”
下面他突然給了臣子們一個巨大的驚喜!
“就在今天早晨,就在剛才,皇城司派人奏報,說左承天門的門樓南角的鴟吻上掛著一塊黃絹,不知是何物。朕驚疑不定,悄悄派人去察看,結果回奏說:‘這塊黃絹長約兩丈多,上面繫著一個像畫卷的東西,外面還纏著三週青繩,緘封的地方隱約能看到有字。’朕仔細思量,這就是那位神仙所說的天賜之書啊!”
東西沒有親眼看到,就已經下了斷語。這充分證明了趙恆對神仙的崇拜、嚮往和堅決的信任之情。於是下面的宰相樞密們以王旦為首,立即被感染了。他們這樣的回答:“陛下以至誠事天地,仁孝奉祖宗(以下省略近八十個字。古人喜歡引用語錄,買塊豆腐都得與天地祖宗掛鉤,太煩太亂!)臣等早就覺得皇上會感動上蒼,得到好報。現在果然神仙先來預報,然後天書按時下凡,這都是上天在保佑大宋,賜福皇上啊!”
然後眾大臣齊聲歡呼,向皇帝跪拜,一陣忙亂之後,他們有了個新的共識:“陛下,這是上天單獨給您的。一會兒開啟天書,請您獨自啟封,所有人都退開。”
趙恆搖頭:“此言差矣。上天如果是批評朕治理國家的過失,那自然也跑不了你們,咱們一起研究怎麼改;要是單獨警告朕一個人,那更要你們來監督指正,怎麼能把上天的旨意藏起來讓誰都不知道呢?”
至此討論結束,皇帝陛下和各位大臣一起起身,步行走出大殿,直奔左承天門而去。
左承天門到了,香案已經擺好。皇帝親自向那塊黃絹拈香跪拜,然後命令兩個太監周懷政、皇甫繼明順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