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3 / 4)

,能讓您長享富貴,而且我們山西人也從此安全。一切都只看您敢不敢做。您看到城外的那些契丹人了嗎?說是來救我們的,可是契丹人既貪婪又沒信義,以後終究會滅亡我們。現在不如趁他們沒有防備,由我帶人殺出去,一定大勝。然後至少光戰馬就能搶到數萬匹,再以後我們不如迴歸中原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平安。

這個計劃怎麼樣?真是相當的大膽。那麼這個計劃可行嗎?就不好說了。但是拋開成功失敗,單純點只說說劉繼業這個願望的純真美好程度,那可真是一廂情願啊。

他為國為民甚至為民族都考慮到了,可就是忘了為他的國王也考慮一下。深挖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發現,忠臣以忠於國忠於君忠於民為榮,以自己的本心推及他偉大的國王時,也會想當然地以為比他更了不起的國王必定更忠,於是就總以自己之心去度國王之腹。

但是在國王的心裡,國與國王是一回事嗎?國王會為了國家來犧牲自己甚至壓抑一下自己嗎?或許有過,但是,那樣罕見的動物既不是這時的劉繼元,也不是此後三百餘年裡的趙姓官家。

於是劉繼元就本著自己是隻專為契丹人下金蛋的雞的基礎立國理論,去做了自己認為對的事。他把從自己子民那裡搜刮來的錢,都交給了契丹南北兩院大王,讓他們可以不必再動刀槍,就能金銀財寶馱馬背,哼著小曲把家回。

北漢就此平安無事,繼續苟延殘喘。

第十九章 宋朝的核心

走在回家的路上,趙匡胤的心變得越來越舒展開朗。離開封近了,離太原遠了,四個月的刀劍風霜慢慢回味,他越來越覺得,沒有任何東西是他所不滿意的。

環顧當時的輿論,還有後世的史書,提到宋太祖親征北漢這一段,大都是“無功而返”或者“失利而回”,乃至於這時跟他走在一起的大兵和臣子們都加倍的小心,生怕惹他邪火上升,導致他們大門牙落地。

可趙匡胤的心情就是那麼的美——佔了大便宜了。甚至目前這個結果是遠遠比拿下太原,佔領北漢全境還要最妙,簡直就是妙不可言。

想一下,如果拿下了太原,就直接和契丹接壤了。就算契丹人不全力反攻,他都得在邊境佈置下大量兵力來防守,而且壓力只會越來越大。那樣的話,他還能騰出多少根手指頭,去把南唐、南漢還有南方那麼多的小割據集團一一摁死?

現在的情況多理想啊,北漢已經完蛋了,就像一棟徹底爛了的房子,他們隨時過去踢上一腳,它馬上就會倒。而這間“破房子”卻還在發揮著為他隔斷契丹的重要功能,讓他可以再次放心大膽地進攻南方。還有比這更好的結果嗎?

於是,趙匡胤回到開封的時候,不管別人怎麼看怎麼想,他的心情飄在雲彩裡。他所要做的,就是先休息一下,連帶著再次整和一下自己的各個職能部門,為下一次的開疆拓土作準備。這時候,就得說一下趙匡胤私家企業裡的另一半——文臣一面了。

地球人都知道,宋朝是文人的天堂,一切都是從趙匡胤的立國精神開始。但是,有無數的跡象和例子都可以證明,趙匡胤從心底裡往外地看不起那些之乎者也的書呆子,他之所以重用文人,甚至縱容文人去欺壓武將,完全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就像他說過的那句名言——哪怕我派到地方上去當官的文人都是混賬,可他們為害的程度也比不上一個據地叛亂的武將!

他輕視文人,甚至都嘲笑過他最信任親近的趙普。

話說有一天,兩位姓趙的大佬一起散步,更大的那位突然向上一指——喂,這個“朱雀門”的朱雀二字後面為什麼要加個“之”字?

趙普雖說沒念過多少書,但這個還懂,隨口說——語助詞。

卻不料換來的只是冷冷一哼——哼,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而宋朝後來得意無比的文臣們為了從根兒就證明自己享受人生是天經地義的,還特意尋找出趙匡胤當年對文人的推崇之語,以證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事情是這樣的,乾德三年,也就是公元965年,宋朝平定了後蜀,往講武殿後面的封樁庫裡運寶貝的時候,發現了一面刻著“乾德四年鑄”的銅鏡。這下子趙匡胤就有點發毛,俺才到乾德三年啊,怎麼就有四年的東西了?怎麼回事?是什麼凶兆嗎?還是什麼更

心是越想越邪,可誰也說不出什麼原因道理。這時著名的翰林學士竇儀慢慢地走了出來,說了一句——前蜀的王衍也用過“乾德”年號,是那時候的東西。

於是趙匡胤心情瞬間放鬆,高潮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