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2 / 4)

說:“當天聖、明道間,天子富於春秋,母后稱制,而內外肅然,紀綱具舉,朝政無大闕失。”

仔細品味,褒,或者貶,都在這一句話裡了。

第十四章 媽媽,我想你

說貶,一語道破天機,“無大闕失。”也就是沒有大失誤,同樣也沒有大貢獻。的確,劉娥只是在恢復、並重復她丈夫趙恆在澶淵之役前的執政綱領。

在這裡要注意宋史對事物程度的名詞掌握,比如說,它稱劉娥是“澄清吏治”,而不是“重新整理吏治”。因為她根本就沒有什麼具體的改革措施,只留下了六條警告臣子不許貪汙,否則嚴懲的詔書,以及一句訓人的話。

訓人的話,是她剛上臺時對京西路轉運使劉綽說的。

劉綽要把多餘的千餘斛糧食運送京師。沒想到劉娥發火了,對他一陣冷笑:“你認識王曾、張知白、呂夷簡和魯宗道嗎?他們哪個是因為搜刮糧食多而升官的?”

這能說明什麼呢?只能說明劉娥不是個深宮裡享樂型的太后,能體察下情而已。她知道天地間多勞則多得,一切自有定數。平白無故多出來那麼多的糧食,一定是有老百姓被剝削了。對宋朝整個官吏制度,如何防貪,又怎樣養廉,沒有半點用處。

平心而論,有種論調,說在她的倡導之下,宋朝湧現出了范仲淹、王隨、張倫、薛奎等一大批廉吏,這種說法是站不住的。

以范仲淹的身世、個性和修為,他在任何朝代裡都是廉吏,與劉娥沒有關係。其他人如薛奎,早在真宗朝就有“薛出油”的外號,跟魯魚頭一個德行,更是君子慎獨,修身齊家的人物,與外界的所有潮流都保持距離,維持自己的人格的獨立,這是他們最起碼的本能。

由此可見,劉娥的所謂“澄清吏治”,根本就沒把髒東西洗乾淨。

她的功績在於重視水利。

這是千真萬確的功勞,在她的治理下,宋朝終於在天聖五年,把從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起,在滑州(今河南滑縣)西北天台山旁決口的黃河給堵住了。並且還有范仲淹在黃海一帶所修的五百里捍海長堤,稍後還有灌田千頃的舒州吳塘堰等大型水利工程。

還有完善科舉。

趙恆晚年停止的科舉重新開始了,而且還增添了武舉人這一項,算是對宋朝太祖陛下的老同行們網開了一面。還興辦了州學,趙禎的老師孫姡г譾鷸萁�⒅菅�保��鋁畲透��錚�喲順晌�г旱乃接脅撇��

最重要的貢獻,是對經濟的發展。

發行交子。

交子就是宋朝的鈔票,是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流通意義上的紙鈔。它的前身有漢武帝時期的“白鹿皮幣”和唐代中期的“飛錢”。

白鹿皮幣純粹是個拍腦袋應急想出來的東西,當時漢武帝對匈奴連年開戰,打得遊牧民族不停地搬家,連帶著自己的國庫也都被洗白。為了有錢花,他除了使用“白金幣”(銀和錫合鑄的)外,又把宮宛中養的珍稀白鹿都宰了,每一尺見方的白鹿皮為一幣,每幣的流通值是40萬錢。

1:400000,這就很明顯了,完全脫離了皮幣的本身價值,最後只能成為王侯貴族間互相送著玩的“貢贈之禮”。

飛錢,唐朝的商貿業務很發達,商人就變得很煩惱,帶錢出去辦事簡直就是場噩夢。因為無論是金子、銀子還是銅錢,那都屬重金屬,只要多到了一定的數目,就重得嚇人。這時偉大開明的唐朝有了創舉,政府出面開具出寫著金額多少和存錢地點的憑證,然後商人帶著上路做買賣,可以在異地提款購物。但創舉不徹底,飛錢本身不介入流通,沒有貨幣的職能,說到底只是種匯兌憑證,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鈔。

接著時光流轉,五代十一國時沒吃沒喝,這些就都成了往事。進入了宋朝,紙鈔終於出現在了貨幣最混亂、最粗糙也最龐大的四川。

先明確一個概念,這個發明創舉完全不是因為發展太快,繁華過度的需要,而是一個很難看的不得已。

天府之國進入宋朝之後,應該說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比後蜀時期差多了,趙宋官家對他們很殘忍,可是川人自古堅韌,他們想方設法地讓自己發展壯大,其結果就是卡在了貨幣流通這一關上。

當時四川別說金子銀子,就連銅錢都很少,都被匡胤、光義兩兄弟十幾年如一日的搜刮進了開封城。迫於無奈,他們只能使用鐵錢。於是災難出現。一銅錢兌換十鐵錢,每1000文鐵錢的重量,在小鐵錢是13斤,大鐵錢就是25斤,當時買一匹布所需鐵錢是兩萬紋,好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