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1 / 4)

,中國那時就是世界文化之巔)最傑出的老師們調教成了一位沉默莊重的優秀兒童。史書記載,就算在他面前變戲法玩雜技時他都不動聲色,統統地看不見。

這時他13歲,比當年更加的沉穩端莊,一次小小的賴床,任誰都想不到別的上面吧?但是事情傳進了政事堂,當值的宰相們就全體沉默了。

大家面面相覷,都覺得很棘手。前面說過,丁謂的提議裡就有一條是“兩宮分處”。也就是說,小皇帝是自己單獨獨住的,於是好壞處都非常明顯。壞處是單獨被太監宮女包圍,實在不那麼溫馨。好處是大臣們覲見時也能獨自享受皇權,所謂名正言順。那麼這時太后要求大臣們到她那裡辦公說話,這算是什麼?

太后不是要垂簾聽政,而是要獨自聽政了!

大宋朝頂級朝臣們瞬間就解讀了太后劉娥的潛臺詞是什麼,可是要怎麼做,卻都沉默不語。因為當時政事堂裡缺一個人。

首相丁謂當天請病假了,沒來上班。

思來想去,次相馮拯對傳旨的內侍說,請先回稟太后,一會兒丁相公就會來,等他“出廳”之後再商議。然後馬上派人去緊急通知丁謂,該怎麼做,請您快點指示。

片刻之後丁謂就出現了。此人直接進宮,把政事堂裡所有的同僚都扔到一邊,去單挑太后。說出來的話冠冕堂皇,義正詞嚴——“臣等止聞今上皇帝傳寶受遺,若移大政於他處,則社稷之理不顧,難敢遵稟。”

於他處——別管是不是皇帝他媽的住處,也不行!

斬釘截鐵,丁謂高舉祖宗家法,以及先皇趙恆的牌位,把同樣鐵腕的劉太后砸得滿天金條,啞口無言。哼,丁謂冷笑,蠢女人,跟我耍這種閨房把戲,前有契丹女人述律平拿自己兒子小說事,總是不放權,現在漢人也來這套了,還是孩子小,居然想睡個懶覺就把帝國大權霸佔了,想得美!

丁謂轉身出宮,又找政事堂的麻煩,苗頭直接對準了通風報信的馮拯:“諸位怎能這樣沒種?何必等我,當時就該直接駁回!”

只見一片宰相樞密都低下頭去,人人老實聽訓。

丁謂這才覺得爽了些,想了想已經連續口吐霹靂,把宋朝兩處最高階別的辦公室都轟炸了,而且目的達到,他才心滿意足地到後邊更衣裡換衣服去了(上廁所)。敢情他也急,把什麼都忍住了衝進宮的。

在他的身後,馮拯的臉色變得鐵青,他悄悄地對另一位參知政事魯道宗說:“這人只想自己做周公,卻讓咱們去當王莽、董卓!”

實在這才說到了點子上。丁謂前前後後做了這麼多的事,都是為了當週公。周公,即周武王之弟周姬旦,當年周武王早死,新君年幼,周公軍政大權一把抓,裡裡外外事無鉅細什麼都做,最終奠定周朝八百年基業。現在的宋朝是不是與當年的周朝很像呢?

趙恆死得很暴,趙禎又這麼的小,丁謂熟讀史書,更精研宋初三代的歷史轉變,他的行為證明了他肯定是第一個看到了那個“真相”的人。

真相——即轉變。宰相之權在中國曆代王朝中的增強或衰弱,在宋初三代的消亡又突然間的強盛,這都是必須要想,而且看準了就要去做的!

簡單回顧相權,以及與國君的地位比較。在漢朝以前,或者說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宰相是可以和皇帝促膝相談的。也就是說,兩人都以古禮跪坐,近到了膝蓋相碰,互相親切且私密地交流天下大事、治國之道。

再之後就是坐而論道。

秦皇、漢帝之後,皇帝高高在上,大殿御座之旁神聖不可侵犯,無論是誰都別想靠近皇帝的方寸之地。但宰相們有座位,並且有茶水,當家人還是很有地位的。

接下來就是趙匡胤了,歷史傳說趙先生出身五代時的武人,對文官們天生就不大感冒,何況還要收回君權,來個強幹弱枝。於是他在把相權一分為三之後,還在某天耍了個小花招。那時還是範質、王浦、魏仁浦當宰相,手拿文字正常說事,趙匡胤突然說,愛卿們暫且閉嘴,我眼睛突然間花了,看不清你們,近前來,咱們離近了好說話。

三位宰相起身離座,近前回話。結果辦公完畢再回頭時,座位全都不見了從此以後,就連大宋第一宰相趙普都得站著上殿,挺直了做人,永遠“腳踏實地”。這也就成了宋朝的規矩。

可是人間的事就是個不一定,你有了鐵打的規矩,還得有鐵打的人,才能把規矩變成法律。

到了趙光義時人生就無奈了。敗仗太多,可正因為失敗,才更不能對武人放權,要加倍地警惕!所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