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1 / 4)

這一天也不例外,只見和平年代裡、早朝很無聊,正要解散回家,突然首相呂夷簡走了上來,此人像是問了一句很瑣碎很無聊的話。

“太后,聽說昨天宮裡有位嬪妃死了?”(聞有宮嬪亡者。)

真是沒品,不管滿廷官員什麼表情,相信小皇帝一定對他投去了輕蔑的一瞥。才上任的,你什麼都不懂吧?宰相該幹什麼你不知道?甚至宰相的職權有多少你也不知道?你是皇家辦事員,宮廷之外才是你的天下,宮裡的事輪不到你。

卻不料他的威鎮天下的母后突然間站了起來,如臨大敵:“宰相,你要管宮中之事嗎?”

說完不等呂夷簡回答,立即拉起了他,走進內宮。那一天,趙禎一定滿腹不解,但是他已經習慣了無條件、不詢問的順從。他被匆匆帶回內宮,然後他的母后又匆匆離去,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不知道,更不敢問。

劉娥急速回到前殿,呂夷簡仍然原地沒動。四目相對,心知肚明,劉娥直接發問:“你為何要離間我母子!”(卿何間我母子也!)

呂夷簡也只回答了一句:“太后,以後你不想再保全你的家族了嗎?”(太后他日不欲全劉氏乎?)

大逆不道,當殿無禮!竟然敢威脅當朝太后的家族安危。可詭異的是,一生強勢的劉娥卻沉默了,她細細地思量,最後的結果竟然是“意稍解”。她消氣了,並且有些理解了呂夷簡的用意。

當天就這樣散了。

上面呂夷簡和劉太后的共四句話的對白根本前不知頭、後不知尾,但涉及面極廣,那與綿延了23年之久的宋廷最大內幕有關。簡單地說,劉娥是有福的,這位“宮中嬪妃”遠比她年輕,卻死在了她的前面,這讓她少了天大的麻煩。但呂夷簡所提醒她的關於她的家族的安危的話也絕不是危言聳聽。所以她才會“意稍解”。

這是第一個回合。似乎呂夷簡贏了,劉太后會按照他的暗示去辦事。

但第二天宮裡傳出了訊息。那位“宮中嬪妃”的靈車要從皇宮的城牆小門運出去。而且所謂的喪禮更是被簡化到接近零操辦,跟沒有差不多。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禮部的官員查出來了該嬪妃死的時辰不對,大辦喪事對國家不利。

於是這就接近定論了,一個普通嬪妃罷了,不知皇宮裡還忍著多少位,生有養就不錯了,難道還想死得也風光?但詭異的是呂大宰相火了,他再次去找劉太后,這次不是問她在不在乎秋後算賬,而是直接要求在皇儀殿治喪,太后和皇帝都要舉哀成服。

這簡直是帝國中最隆重最重大的喪事禮節了!

這一次劉娥沒在乎,她不見,不給呂夷簡說話的機會。呂夷簡大怒,他強烈要求覲見,我們面談!劉娥的反應是再次拒絕,她派出了一位相當震撼的大太監,就是那位把曹利用趕盡殺絕的羅崇勳。要他去問,你呂夷簡到底想幹什麼。

呂夷簡的要求很簡單,靈車一定要走西華門,除此以外,概不答應。

劉娥很失望,這就是她親手提拔起來的“親信”她派羅崇勳再去傳話:“想不到你也這樣!”(豈意卿亦如此也!)

呂夷簡無動於衷,他回答:“臣位宰相,朝廷大事,理當廷爭。太后不許,臣終不退。”

呂夷簡倔,劉娥更狠,你不退,我更不答應。結果羅大太監來回跑了三趟,宋朝頂尖的兩位大佬就是談不籠。這時呂夷簡面臨抉擇,還要怎麼辦?再僵下去會不會立即吃眼前虧?可是突然間軟了,還不如當初沉默!

要做就做到底,人生才會有自己的標籤。他決定扔出那個最重大的秘密,一切都挑明瞭說,咱們誰都別再藏著掖著!

——“宸妃誕育聖躬,而喪不成禮,異日必有受其罪者,莫謂夷簡今日不言也!”

這就是呂夷簡當年的原話。“誕育聖躬”,說的是生了皇帝;“宸妃”,就是死的這位“宮中嬪妃”。連起來讀,就是她是現任皇帝趙禎的親媽!

這涉及到了23年前的一段隱事。也就是在野史中盛傳的“狸貓換太子”,具體情節就不多說了,相信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現在說的是正史版。

話說當時趙恆努力了好多年啊,可生出來的不是公主,就是長不大的皇子。尤其是最寵愛的劉貴妃,到了40多歲了肚子還是不爭氣。帝國沒有接班人,怎麼辦?

信神終得救,一個不起眼的小侍女成全了趙恆以及劉娥。她姓李,是劉娥的貼身侍女,生性沉默寡言(該死,不知這是天性,還是後來被劉娥壓制的),趙恆某天衝動了一下,結果她就懷孕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