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1 / 4)

宋朝開始變樣了。

說張貴妃之死,本是一件小事,除了生死兩皇后的名分很重疊,對曹皇后一再地輕視不敬之外,還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嗎?有的,自古以來,領導人的配偶對領導人的影響非常巨大,連帶著對國家的運作也有波及。遠的例子,比如唐高宗李治,如果他的身體一直健康,怎麼輪到武則天批奏章,管國事?近的說劉娥,趙恆晚年神智昏亂,沒法辦公,她才走上了前臺。再近些說慈禧,她的丈夫也是病死得早,兒子還太小,才輪到她當政。

綜上所述,已經很明確了。如果這幾位女強人的丈夫一直健康正常,她們根本沒有走出後宮,打家劫舍的機會。證據就是她們丈夫得病之前,她們沒一個敢挑事的。

具體到趙禎的身上,就是張貴妃死了,他必須得找新的女人。這不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工作的需要。他得給宋朝的百年基業生出個繼承人來。於是女人多多選,出現了10位得寵的嬪妃,號稱“十閣”。10個啊,這樣的工作力度,讓趙禎很快出現了健康問題。

先是無精打采,漸漸地病情加重,突然間昏迷不醒,長達3天。之後健康每況愈下,再也沒有振作起來。這樣導致了兩個後果。

1,傳說中的盛世出現了。國家隨遇而安,官員隨國而安,和他的身體一樣,平穩高於一切。不管出於怎樣的原因,做到了與民休息;

2,傳說中的名臣出現了。皇帝病倒,國家還得有人管理,一大批的名臣冒了出來,他們既要照顧好皇帝,又管理好國家,這讓所有朝代的臣子們欽佩,造就他們不滅的英名傳奇。

具體的發展過程,就從陳執中下課開始。他和梁適都走人,中書省大換血,上任的是文彥博和富弼。其中的富弼和稍後上任的權御史中丞包拯、任經筳侍講的大儒胡瑗,以及翰林學士歐陽修,並稱為“四真”。即富弼是真宰相、歐陽修是真學士、包拯是真御史、胡瑗是真先生。

至於文彥博,誰讓他的仕途那麼悠長,中間起伏不定,到評定四真的時候,他又潛水了,頭銜被暫時剝奪。

四真當朝,是宋史裡少見的盛世傳說,被後世一再傳頌,那麼就從他們說起吧,看看這段時光都發生過什麼事,誰做了什麼。四人之中,胡瑗首先剔除在外。這位真先生是儒學宗師,除了學問高深之外,最讓人敬佩的就是道德隆重。人家從來不趁著和皇上捱得近,就什麼都講,什麼都摻和。

於是經書之外,沒有天地。胡瑗獨善其身。

包拯暫時也沒有戲份出場,他之前彈劾張堯佐用力過猛,還在修養復原中。餘下的就只有富弼、文彥博、歐陽修了。這三個人一貫活在風口浪尖上,可惜富弼也要除去,他真的成了仁宗朝的“真宰相”了。他創造了一個紀錄。

高潔無瑕,片塵不染。終其一生,再沒有任何人彈劾他。

這真是破天荒頭一個,連范仲淹都做不到。其原因是什麼呢,此人變了。被夏竦的謠言擊中,貶出開封之後,富弼的心靈起了極大的變異,讓當年那個為國為民熱血沸騰,與契丹交涉不惜性命,談改革不顧身家的真漢子變成了宋朝最經典的執政官,成為“真宰相”。

這個心靈轉變,除了悲哀,或者成熟了、腐爛了之類的評語之外,其轉變的原因、過程,都足以成了宋朝不斷沒落,走向公元1126年閏十一月那個冬天的縮影。帝國之亡,實亡於人心之沒落。

說得遠了些,五人中只剩下了歐陽修和文彥博。這兩個人都是新回京師,能力和風格讓他們立即就成為風雲人物,其開端就是困擾了宋朝快八年的黃河水災。

八年前黃河改道,按中國5000年裡只有8次的機率,可以說是近千年一遇的大災了。面對滔天的洪水,百萬流離失所的災民,還有巨大的損失數字,宋朝的舉措是相當認真的。

前面說過,兩位前宰相賈昌朝、丁度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如賈氏的恢復故道,商胡潰堤,就在商胡復原;丁氏的從長計議,先疏通河水,看準流向之後再動手的緩期救災。怎樣決策,慎之又慎,認真的程度達到了連續思考了4年。

4年後,公元1051年七月,黃河在大名府館陶縣郭固口又決堤了。

這次決堤就像是得了癌症之後又發了次小感冒。儘管癌症很要命,可是感冒來得更現實,讓人沒法不先治它。5個月之後,郭固口合攏,但是僅僅限於合攏。水道內淤泥堆積,越來越厚,水面被抬高,隨時都有漫過堤壩,再次崩潰的危險。

說到這裡,就讓人奇怪了。宋朝是中國曆代最有錢的王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