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每隻多少錢?
回答,每隻一千錢。仁宗當時大怒,一直警告你們不要太奢侈,總是不聽。一下著即是28千錢,讓我怎能吃得下去?那頓飯,從始至終,仁宗沒動過一隻蟹。
他這一生,儘管手裡的錢不計其數,可是裡憂外患,沒有安寧,他從來就不敢亂花一文錢,沒敢像他的父祖那樣,興建過哪個超級宮殿。
說到這裡,我的眼前總是閃過宋朝歷代皇帝的畫像,每每沉思,覺得每一個皇帝的性情遭遇,都在相貌裡表現了出來。比如開國之君趙匡胤,他端坐在皇座上,雙目微閉,暮靄沉沉,喜怒不形於色,不怒自威。那是一位胸懷萬物,睥睨天下,舉重若輕的人;
宋太宗趙光義是立像,他雙手籠在袖裡,身姿端凝,微微含笑。顯得文質彬彬,大有理想。真是一位看上去溫文有度,勤於治國的好領袖。不管他做到了哪一步,至少很努力;
宋真宗趙恆寬眉美髯,喜氣洋洋,一生中逢凶化吉,沒有災殃,或許真的是來和天尊轉世,讓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管他生不生病,一直都很適意;
再看仁宗趙禎,他身穿一領紅袍,端坐在皇位上,身子微微前傾,肩膀有些聳起,顯得體質虛弱,思慮過度,最讓人痛惜的是他的眼睛。宋朝18帝裡只有這一雙眼睛至清至純,就像個孩子一樣凝望著很遠的地方。這是他一生的真相。皇帝只是他的職業,他從來沒有盼望過當,也沒有當出來樂趣。
在他的心靈深處,有一方淨土,儘管身處世間最詭詐機變的權力漩渦中心,歷經42年的風霜雪雨,也一樣沒法改變他善良、寬厚的性格底蘊。
他是一個異數,在中華五千年冷酷無情,唯力是視的歷史中,留下了自己獨特的印跡。
第一章 宋朝病人
高尚的人是塵世間的一塊綢緞,柔軟光潔,把每個人的醜陋都包裹了起來,看上去很美。只是一旦他走了,那些人就又原形畢露。
比如宋仁宗之死。
我們先從正史記錄的流程去看,蛛絲馬跡,才能窺探到當年的真相,和那些人的演藝人生。趙禎死在深夜裡,凌晨時分死訊才傳到外面。一整套的官面文章都可以忽略,看主角。
皇太子趙曙趕到時,就像當年趙匡胤在陳橋驛被“亂兵”闖進了臥室。百官以宰相韓琦打頭,手捧黃袍,請他即皇帝位。他的反應也很標準,一連聲地喊:“我不能為,我不能為!”這都正常,推辭是必要的,可是下一瞬間就太獨特了。
這人轉身就跑,要在現場消失。
韓琦等人立即撲了過去,大佬,流程錯了,沒法演了!當天由於趙曙逃跑的決心太大,力量太足,他被自己的臣子給強迫了。只見頂級大臣玩相撲,把皇帝按在當場,有的緊緊抱人,有的解頭換髮式,有的寬衣解帶往上套黃袍。
全折騰完,一位新皇帝正式誕生。只是大家左看右看總覺得哪裡不大對勁,直到扶他出去面見百官,讀大行皇帝遺詔時,才發現了問題。
趙曙的眼睛呆滯,神情僵硬,一片茫然地看著眼前跪倒一地,痛哭流涕的臣子,別說帶頭舉哀沉痛悼念,連額頭上散落下來的頭髮都不知道打理。如果說他和殭屍有什麼區別的話,就是還有兩行淚水。
臣子們交頭接耳,非常感動。早就知道這是位沉默低調的人,無聲的淚水才是真痛苦啊,真是孝子!哪怕不是先帝親生的這種孝順,在七天之後,嘉祐八年四月八日,仁宗大殮的日子裡,達到了前無古人的程度。
新皇帝在先皇的靈柩前呼號狂走,來回亂躥,把老爸的葬禮徹底攪場。這是在搞什麼,就算殺父篡位的那幾位大哥,如楊廣、朱友珪,也沒他這麼彪悍吧。鬧得實在沒法看了,韓琦站了起來,拉簾子擋人,把趙曙攔腰抱住,叫幾個太監直接扭送回後宮。
不敬死父,大逆不道!官方的解釋是這娃實在太孝順了,悲痛過度,導致失常
回到後宮,悲傷在繼續,孝順在升級,趙曙變本加厲,開始對人動粗。先是打罵下人。要說這不算犯規,雖然仁宗一生對宮裡的侍者都很友善,哪怕口渴都不忍心當場發作,怕他們失職有罪。但下人終究是下人,打打罵罵也是種變相的激勵嘛。
可總有點理由吧。趙曙就不管這些,他說打就打,要罵就罵,實話說他就是手裡沒有斧子,不然侍者們個個都會缺少大門牙。
這種暴戾,居然也用在了他名義上的媽,曹太后身上。當時侍者們實在受不了了,跑到太后那兒去求情,您管管兒子成不,他剛進宮,有點認生!太后就去了,以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