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前半生的修養和紀錄來看,她不可能變成劉娥式的暴力媽媽。
溫情的勸說,換來的是兒子的“不遜”。無書無真相,亂講被雷劈,書上就是這麼兩個字。至於怎樣不遜的,對話都被“隱”了,誰也不知道當天趙曙都說了些什麼。結果是前半生從來沒生過氣的曹太后終於怒了,她轉身出來,去找韓琦。
韓相公,你挑的人到底怎麼回事,竟敢對母后無禮!
韓琦很鎮靜,從這時開始,我們之前從來沒見過的一個韓琦登場了。或者可以說,以前一直隱藏得非常好的那個真實的韓琦露餡了。此人超強悍、惡毒並且不要臉。面對皇太后的指責,他選擇的是反擊。
竟然是反擊!
他先給事情定性,皇帝是病了。一病遮百醜,怎樣您都別在乎。接著來了這麼一句:“臣等只在外面見得官家,內中保護全在太后。”截止到這裡,都還是人話,緊接著的是,“若官家失照管,太后亦未安穩。”
這是什麼話?自古以來就算皇帝死了,無論是病死,還是被殺,除非是宮廷政變,由太后密謀害死,否則關太后什麼事?退一步講,我們往最善良的方向去理解。韓琦說的是一旦皇帝死了,太后的地位也會不穩,是出於對太后著想。那也不對,太后的名位是永遠不變的,就算再有新皇帝產生,也只會水漲船高,更加尊崇。何況這個兒子還是養子,死了也就死了,有什麼大不了的。
綜上考慮,韓琦這樣講,只能有一個解釋——皇帝出事了,你也別想好,肯定是你害的!
所以曹太后的臉色立即就變了,她沉下了臉。“相公是何言,自家更切用心!”我當然是用心的!
韓琦不為所動,繼續往下說。絕妙的是史書上講,此人這時是“正色”說。“太后照管,則眾人自然照管矣。”說完轉身就走。
走到外殿,他身邊別的大臣終於忍不住,說了句話。“剛才你是不是太過分了?”韓琦到這時才嘆了口氣,說出了真話。“不這樣講不行啊。”
至於為什麼不行,謎底先緩點揭曉,事情和病情一樣,都得看得周全些,才好下結論,才看得清準!接下來的主旋律就是病情了,韓琦把一切都推到了趙曙的病情上,自然有病就得治。具體到方法上就是喝藥。
中國的中藥湯很難喝,大人物喝藥時就加倍的難。大家還記得話劇《雷雨》裡母親喝藥得怎麼辦嗎?媽媽不喝,兒子就得跪下勸,這才孝順。到了皇帝這級別,就得所有人一起孝。
打頭的就是韓琦,他手捧藥碗,送到了趙曙的嘴邊。按說這是大恩人,沒有韓琦就沒有皇位,怎麼的趙曙也得給點面子。趙曙給了,稍微嚐了一點,立即就扭頭。韓琦執著地端著碗,跟皇帝的腦袋保持距離,下一瞬間很震撼。
趙曙揮手就把藥碗推開,說推都是客氣寫法,其實就是打翻了,因為藥湯灑了韓相公一身。
這下子連曹太后都看不過去了。宋朝開國四位君主,哪一位都對宰執禮敬有加,從來沒出過這種事!她立即吩咐內侍給宰相取一件新袍來換上。韓琦連說不敢,曹太后貌似同情地說了一句,“相公殊不易。”
你太不容易了。從後來發生的事來看,這句話能讓韓琦百味俱全,咬緊牙關。真是打落牙齒和血吞,誰讓他當初選了這麼個寶貝當皇帝!
從此上了賊船。
第二章 病情加重
這時未來的神宗陛下,當時名叫趙鋮的英宗長子出現,他跪下舉起藥碗請父親喝,趙曙的派頭更加隆重。理都不理,就當沒看見。
“病”是越來越重了,不管他是心病,還是身病,還是沒病裝病,多年壓抑一朝痛快看似有病,這個樣子是當不了皇帝了。根本沒法子辦公。
大臣們商量了一下,就算天下大事由他們拿主意,至少得有個簽字生效的人吧。於是曹太后被推上了前臺,她苦熬了半生,終於成為劉娥之後宋朝的第二位垂簾聽政太后。這樣在所有人的心底裡都隱隱約約地感到了一絲輕鬆。
新皇帝從最開始就極端不願意即位,或許真是壓力太大吧,才變成了目前三分之二型的白痴,現在由太后出面替他擋事,會不會好一點了呢?
答案是正相反,趙曙從行為失常發展到了徹底失常,這人說聲好,能滿面紅光,健步如飛,做什麼事都是個壯年男人的樣。可是轉眼之間就江河直下,一瀉千里,說倒就倒下,臥床兩三個月是常事。其突發性和永續性半點都不比他的養父仁宗皇帝臨死前半年差。
大家這個鬱悶,難道是仁宗附體了?還真像,最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