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2 / 4)

《宋史》的錯亂也根源於此。

研究宋朝,最好的資料是各位皇帝的《實錄》,這是官方最權威的資料,記載著帝國每一件重大的事情,乃至於皇帝、大臣的每天言行。其他的如《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一個成於元朝,一個在宋室南渡之後,從根本上就沒有足夠的準確性,所以宋人的各種私人筆記,也成了官方信史的一部分。

那麼提問,各位皇帝的《實錄》都完好無損,是不是宋史就一清二楚了呢?不,仍然是不。從第一本《太祖實錄》起,就被一改再改,面目全非了。其中改得最可怕的,就是從神宗朝起。

《神宗實錄》前後一共被改過三次。

第一次在元祐初年,由範祖禹、黃庭堅、陸佃等同修,寫的過程中就吵成了一片。黃庭堅說:“如公言,蓋佞史也。”

陸佃反駁:“如君言,豈非謗書?”

這裡有個參照點,陸佃此人曾經是王安石的學生,但不贊同新法,連他都看不過眼黃庭堅等人對王安石事蹟的篡改,這本《實錄》的可信程度可想而知。

第二次修改在紹聖改元時,當時神宗的兒子哲宗在祖母死後親政,懷念父親的事蹟,要為神宗正名。他命令國史院把範、黃、趙彥等人找回來,問內容的依據都在哪裡。這幾個人的回答超級雷人,“各稱別無按據得之傳聞”,都只是些傳聞!

哲宗大怒:“文字己盡見,史臣敢如此誕慢不恭!”

於是命蔡卞等重修,蔡卞版的《實錄》取材於王安石的私人日記《日錄》,他把元祐版本塗改很多,以硃筆抹之,號“朱墨本”。成稿後,是第二次的《神宗實錄》。

徽宗時想第三次改,可惜金兵入侵給耽誤了。直到南宋時紹聖四年,才由範衝再改。範衝是誰呢,他是範祖禹的兒子這30多年來元祐黨人被折騰死了近三代人,怒火積怨已經上升到了不共戴天的程度,還能期望誰能公平公正地說話嗎?

現在流傳下來的《宋史》就是根據範衝版的實錄而成,前兩版的和王安石的《日錄》都已經散落人間,再也沒法搜尋了。所以說,從絕對的意義上來講,沒有任何人能把當年到底發生過什麼事來說個清楚明白。我所能做的,就是把現有的資料層層剖析,分出真假。

然後扔開所有的套話廢話,把我想到的都告訴大家。

神宗趙頊是宋朝的第六位皇帝,客觀地說,與前面的五位相比,他是最不起眼的一個,我是指他即位之前。在他前20年的生命裡,沒有任何一件拿得出手的顯赫事件。除了他出生時的祥瑞。

比較惡搞,他出生時祥和的光芒照耀產房,大群的老鼠出現,吐出了大片大片的五顏六色的氣體,多得就像厚厚的雲層(祥光照室,群鼠吐五色氣成雲)。

我無限的崇敬神宗他媽,未來神勇無敵的高太后,她當時沒被嗆死;更對宋朝的史官膜拜N次,誰都知道這是瞎話,他居然能想到用這個,真不是一般的人物。

接下來的事就是說趙頊是個好學生的各種例子,比如理解力強,能舉一反三,尊師重道,上課前給老師行禮,再或者注重儀表,酷暑時節仍然穿戴整齊。等等等等,實在讓人很煩。這些要是宣傳他是瀋陽市鐵西區輕工街某小學的尖子學生倒是蠻夠。

歷代的史學家們應該鑽研得更深些,才會挖掘出這人的很多的與眾不同處。要知道一個人之所以會有自己的人生,看著每件事都有偶然的成分,可背後都隱藏著必然,每個人都如此,在中國歷史中留下了深刻印跡的宋神宗陛下更是這樣。

他即位時的年齡和趙匡胤當年離家出走時是一樣的,都在20—21歲之間,這注定了他初期時超強的信心,我命由我不由天,想做什麼都必勝!

至於他的性格,與前五位皇帝比較一下就會知道為什麼會那樣的強硬不屈。趙匡胤拋開不算,他天縱其材,無法估算。趙光義之所以會創造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是因為在成長期間他哥哥外出遊蕩,家裡他是老大,沒說沒管的養成了獨立精神。

趙恆挺慘,強硬的父親總會有乖寶寶型的兒子,他的溫和寬厚一方面是天性,另一方面也是從小養成的家教。

趙禎更慘,他媽媽劉娥純粹就是個暴力型的,趙光義怎麼說都是父親,管外不管內,劉娥可好,每天恨不得28小時監視,各種調教終於成就了一代仁宗

英宗陛下就不用說了,30年裡戰戰兢兢患得患失,心理早就失常了。這樣的人對自己用心太多,身外的事,包括兒子都會放得寬些。

神宗的成長就是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