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1 / 4)

不得而知,反正他拼命向仙人關衝鋒,結果在仙人關的東北方被一條狹長的山嶺阻擋,這條嶺像一條天然城牆一樣,把他們擋得那叫一個結實。

後來,完顏宗弼才知道,吳玠給這條嶺取了個名字,叫“殺金坪”。

戰鬥在殺金坪的前沿展開,那兒有一片宋軍營寨,由統制官郭震駐守。這是一位英勇堅定的將軍,他背靠險地與金軍白刃血戰,經受了三十多個回合的衝擊。

這個數字是驚人的,裡面隱藏著女真軍隊之所以破遼滅宋、所向無敵的秘密。之前,宋軍和西夏人爭鬥,西夏人也是騎馬衝鋒,但最多三次不勝的話,就會結束當天的戰鬥。女真人不同,他們會不斷衝擊,一次不勝就兩次,兩次之後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直到天黑。

這種強度後來被蒙古人打破,在那之前,沒有任何人能做到。郭震連續激戰三十多個回合之後,就支撐不住了,他率部撤回殺金坪內。

他錯了,以往他堪稱雖敗猶榮,但這時有進無退,他不該退的。吳玠傳令就地殺了他,用其首級號令全軍——只能守住,不許後退。有後退者,就算是我親弟弟,也會殺了他!

金軍攻到了殺金坪下。

守殺金坪的人正是吳玠的弟弟吳璘。

吳璘,字唐卿,生於公元1102年。他一直在哥哥的手下征戰。印象中,他像是哥哥的一個影子。實際上,兩人的功勳是疊加的,誰也離不開誰。

比如這一次,吳璘血戰六天,幾乎是踩著金軍的屍體來到哥哥身邊的。除了帶來難得的生力軍之外,還有另一個更加重要的建議。

這條建議決定了這次戰役的走向。

嚴格地說,饒風關、仙人關、殺金坪都有這樣那樣的致命弱點,都達不到和尚原的險峻程度。具體到殺金坪,它是一條狹長的天然山嶺,險則險矣,要命的是,防線過於漫長,遠不及和尚原、饒風關。龐大的金軍在這兒展開進攻,讓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吳玠難以應付。

這也是吳玠為什麼要派郭震出坪迎戰的根本原因。

金軍在當天黃昏攻到了殺金坪下。看時間,金兀朮很絕望,他忘不了上次被宋軍逼得飯都沒吃成,黑燈瞎火地往山下逃命的經歷。可突然間,他的眼睛亮了,冒出了綠油油的光。這是一條多麼理想的防線啊,簡直是女真騎兵的最愛。

他和韓常分成東、西兩路,各負責一端,組織騎兵輪番衝擊。一會兒把重點放在東端,一會兒把兵力集中在西端,這樣變換不定,逼著坪上的宋軍也跟著他們換。

漫長的殺金坪,宋軍在跟女真人的馬腿拼速度。這麼搞,誰也堅持不住,沒多久,防線就出現了缺口。天色完全暗下來之前,金軍騎兵衝進了殺金坪,吳璘被迫後撤。

仙人關近在眼前金兀朮在狂喜中突然冷靜了下來,他下令全軍戒備,四面嚴防死守,要比白天進攻時更加小心。

吳玠在晚上什麼都能幹得出來。

不過,出乎他意料的是,這一夜很平靜,什麼都沒有發生。第二天,宋軍仍然沒有動靜。金兀朮大喜,他抓緊時間從山下往上運各種拆裝後的零件,在殺金坪上組裝成了當時的大炮(大型投石器)。這是當時最強的攻城器械了,他不信這樣也打不垮山上的吳玠!

二十九日上午,金兀朮帶著三十多門大炮向仙人關進發,他信心滿滿,情緒高昂,直到發現前方有路障。

一大片叢林似的鹿角、木柵欄擋在前方,把路全堵死了。這些還不算什麼,金兀朮沒有抓狂,讓他抓狂的是路障後面的東西。

那不是仙人關,而是另一道臨時修築起來的屏障!他開始後悔,為什麼要耽誤一整天的工夫呢?看看宋軍都幹了些什麼,相比之下,他自己造的那三十多門“大炮”實在不夠瞧的。

這麼一想,他又犯了一個錯誤。吳玠雖然總把他搞得灰頭土臉,可這次的事沒那麼簡單。這條橫亙在殺金坪、仙人關之間的第二條關隘,是早就修好的。修築時間就在他戰前休整的那六天裡。當時,吳璘與金軍血戰,並向他哥哥靠攏,曾派人傳過去一句話:

“殺金坪之地,去原尚遠,前陣散漫,宜益治第二隘,示必死戰,則可取勝。”

這句話是決定此次戰役勝負的關鍵。吳玠立即被點醒了,殺金坪的先天條件決定了它不可靠,而臨時修築的第二條防線,才是生存的根本。

他命令弟弟,殺金坪可以放棄,這第二條關隘,無論如何要守住!決不能讓戰火漫延到仙人關城頭之下,那時什麼都晚了。

一切為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