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之所以派他,而不是張俊、劉光世、韓世忠北伐,與其說是看中他的勇武,還不如說他無足輕重。他成功了,於國家有益;他失敗了,也無傷國防大計。帶著這樣的鬱悶心結出徵,岳飛的鬥志愈加旺盛,他在長江中流擊楫長嘯:“飛不擒賊,不涉此江!”
當年五月初五,岳飛率三萬軍馬北渡長江,進擊偽齊。第一戰圍攻郢州城(今湖北鍾祥)。這裡的守將叫荊超,他是劉豫的班直,在偽齊以驍勇著稱,號“萬人敵”。岳飛按老規矩,派人去勸降。在他看來,偽齊連同劉豫在內,都和流寇一個性質,先招安再剿殺,才合流程。
荊超很激動,他是萬人敵,是劉豫派在最前沿的猛人,岳飛怎麼可以勸他投降呢,這是赤裸裸的汙辱!於是,他派一個名叫劉楫的人回敬岳飛。
劉楫在郢州城頭上大聲謾罵,從岳飛到張憲,把岳家軍從頭到尾罵了一遍。有效果了,岳飛傳令,攻破郢州城,活捉這個劉楫!
郢州為江漢名城,城池高大。在荊超想來,岳飛孤軍征戰,軍力不多,不會有重型攻城器械,光是城牆就足以決定戰局了。可驚人的是,岳家軍根本就沒有搭什麼梯子,只是“累肩而升”,搭人梯就登上了城頭。領頭的是一位年僅十五歲的少年,他手持兩柄八十斤重的鐵錐,縱橫戰陣,所向披靡,把戰火直接燒到了內城。
他就是岳飛的長子,人稱“贏官人”的岳雲。贏,有些史料作“羸”字解,因為岳雲實在太年輕了,說他是一位年幼而單薄的公子。而“贏官人”三個字的本意是常勝不敗!
此戰,岳家軍殺偽齊守軍七千人,屍體堆積起來,超過了郢州最高的建築——天王樓。荊超失蹤了,他根本沒敢在戰場上廝殺。後來,岳家軍搜尋時才知道,這人跳崖了罵人的劉楫被活捉了。
攻克郢州後,岳飛沒有停留,第一時間兵分兩路,由張憲、徐慶向東攻取隨州(今湖北隨縣),岳飛率主力直取襄陽,與偽齊主將李成決戰。
襄陽自古是重鎮,為江漢第一名城。它有多重要?在三國時,曹操不先破襄陽,無以威脅江東;在不久的將來,它於宋人,相當於函谷關於秦人。
它是生命線。
這時,岳飛率領兩萬餘兵馬進擊襄陽,除了要面對淮河區域內最高大的城牆之外,還要面對李成十萬以上的兵力。這實在很不對等。而且,他在途中還收到了一個非常不好的訊息。
隨州戰況膠著,張憲出人意料地被拖住了。這對本來就兵力不足的岳家軍是個嚴重的威脅。多年以來,張憲是岳飛部下最強的將領,他如果失誤,會動搖士氣。
岳飛正在猶豫時,有一個人主動請戰。牛皋,這位將軍幾乎家喻戶曉,在小說演義裡,他是岳飛的發小、一生的哥們兒;從軍報國期間,他是李逵、魯智深的結合體。他既魯莽又神勇,時不時地還會聰明一下,每當那時,金兀朮都會渾身痠疼。
牛皋總把四太子當禮拜天過。
其實這是錯的,牛將軍是一位智勇雙全、膽識過人的職業軍人,有非常好的戰場表現,更有讓人讚歎的風度,各方面都無可挑剔。
只是他命苦,當初金軍入侵時,他已經是正規軍了,與金軍戰,與盜賊戰,堪稱所向無敵。在他的列傳裡,有三戰三捷、十戰十捷的記錄。可是,不知怎麼搞的,他被編進了李橫的部隊,一下子披上了一件民兵的外衣。
這時,他轉到岳飛部下,仍然讓人覺得他不託底。而他請戰時說了一句話,讓不託底瞬間升級成不靠譜。他說:“軍情緊急,我只帶三天的軍糧,糧盡之前必克隨州。”
岳家軍全體側目,心想:“你啥意思?是說你比張憲將軍更強唄,強到了天差地遠的地步,三天就能攻下張將軍啃不動的硬骨頭!”
“你個外來戶,竟敢藐視岳家軍!”
岳飛沒想那麼多,他真的撥給牛皋三天的行軍糧,命他剋日出發,儘快成功。之後,訊息傳來,全軍震驚。牛皋只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也就是說除了路上行軍花費的時間之外,幾乎是當天趕到隨州,立即就把這座城池攻克了!
這是一位空前絕後的威猛哥,真的比張憲強太多了。可牛皋卻很謙虛,他一邊押著偽齊的隨州知州回營交令,一邊很謙虛地說:“大家一起為國效力,幹嗎計較是誰的功勞呢”
風度,再強調一遍,風度!
可是,知道了內情的岳家軍都露出了一副打醬油的表情。當天就攻克了隨州,這一幕和郢州城怎麼那麼像呢?是不是同一個人乾的啊?
沒錯,岳雲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