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1 / 4)

磁州在河北大地上,當時太原失守,真定危急,官員們都急著往南方跑,宗澤卻逆著人流去河北,迎向了金軍。

這是他一生的寫照,他忠於事實,忠於本心,卻不忠於過官本位的世道,這讓他在官場上寸步難行,也讓他做了與整個官場背道而馳的事。他到了磁州,正準備援軍去救真定,卻遇到了去金營和談的趙構。

宗澤勸趙構別去送死了,沒人會在這種優勢下同意什麼和談。趙構是個與眾不同的人,他想了想,決定聽宗澤的,並且對宗澤產生了好感。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如果能繼續下去,中國的歷史很可能會改寫,但是,它偏偏拐彎了。

因為王雲。

這位給事中大人出事了,磁州人認得他,他在不久之前當過出使金國的使者,路過磁州時,他曾經要求對磁州堅壁清野,把老百姓、財物等都運到城裡去,不留給金軍。平心而論,這個出發點是好的,可惜磁州的百姓因此被折騰得夠嗆。

這個時候,他又來了,磁州人立即火冒三丈。事有湊巧,有人在他的行李裡發現了幾件和金國服裝相似的皂裘。這簡直是火上澆油,磁州人認定他是金國的奸細。當時,整個兩河地區的人民怒火沖天,只要和金國沾邊,宰執人員都能被砍成肉醬,一個小小的給事中算什麼?

百姓一擁而上,王雲也碎了。

事情過後,宗澤才知道。他只能硬著頭皮將此事報告給趙構。趙構沒說什麼,只是很快離開了磁州,去了相州。多年之後,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趙構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提起了這件往事,他認為王雲是宗澤殺的,宗澤在他最危險的時候殺了他身邊的親信。

宗澤,從此讓趙構不敢再信賴他。

國運在這裡拐彎。如果趙構能一直留在宗澤的身邊,哪怕以後的事仍然會發生,但由於宗澤的堅持,某些事情必然會有所不同。

而相州相州的知州叫汪伯彥。

回到開封城,兩河盡失,黃河失險,河南大地一馬平川,再沒有半點阻礙。到了這個地步,宋朝當局終於知道後果的嚴重性了。趙桓做了一些緊急部署,比如集中城內的守軍,清點人數,有七萬左右,每一萬多人為一軍,分成五軍,派到四面城牆上去守備。

剩下的兵由姚友仲、辛興宗率領,作為預備隊。他們怕軍力不足,又在城裡公開招募,於是,市井無賴都成了保家衛國的人。

另外,趙桓徵召天下兵馬勤王,命令剛剛撤回去的張叔夜等人快馬加鞭返回來。之後,他努力回憶上一次東京保衛戰是怎麼成功的。想來想去,他終於想起了一個人,派專人用最快的速度去找他,一定要找到!

李綱。

找李綱可不容易。當初,他被擠出開封后,去河東、河北當了宣撫使,相當於戰區總司令,名頭比天都大。可這時,他已經在長沙了。

這個過程很富有跳躍性,怎麼發生的呢?他先是到兩河去當官,發現自己被架空,一怒之下主動辭職。宋朝同意了,批准的同時,給了他八個字的評語:“專主戰議,喪師費財。”也就是說,他一心一意搞抗戰,打了敗仗,浪費了錢財。

宋朝,你還能再無恥一些嗎?

有了這個評價,李綱就別想辭職了,必須先受罰。他先被貶到建昌軍(今江西省南城)。沒幾天,宋朝覺得太便宜他了,又將他貶到夔州(今重慶奉節白帝城),讓他到長江邊上去喝風。當金軍壓境,趙桓再次想起他時,他被省內調整,貶到了長沙附近。

這個距離,除非是空運,要不李綱無論如何也趕不到目的地,哪怕趙桓給出了資政殿大學士、開封市長的職位也沒用。

李綱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可近處也有救星,趙桓想起了前幾天才與自己分手的九弟趙構。誰說開封城的資訊更新得慢?誰說金軍控制了佔領區,使宋朝人寸步難行?

趙桓能夠隨時掌控周邊的每一個動向,就連趙構到了相州他都知道。他任命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陳遘為元帥,宗澤、汪伯彥為副元帥,讓這一大堆元帥火速帶兵救援京師。

這些頭銜扔出去之後,趙桓的全部準備工作做完了,趙構的第一個罪名也成立了。他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有了這個職務,天下的安危都得由他來負責,眼前的第二次東京保衛戰就由他來搞定。

搞不定,就是失職、無恥、無能!

但是,請問這位大元帥有啥兵力呢?首先一點,整個河南大地,也就是當時的京畿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京東西路、京東東路等地方,除了開封城這一小塊之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