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2 / 4)

天大的難題,他得怎麼辦呢?帶著這樣的國書去遼國,耶律宗真鐵定會翻臉的!思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把這件事報告給皇上,只有皇帝才能壓制呂夷簡。但又有問題,怎樣報告呢?自己不能回去,身邊的使團人員難保沒有宰執集團裡的人,再派出去個內鬼,來回折騰的時間都能讓談判流產。

富弼在樂壽縣絞盡腦汁,突然間想到了一個人。強烈要求注意,這一段歷史只在《續資治通鑑長編》裡才能找到,其他的近現代史書里根本沒記載,都是富弼氣得抓狂,直接跳上馬衝回開封,找呂夷簡單挑算賬。

如果真是那樣,富弼應該上戰場,他絕對當不了後來的帝國宰相。

按章辦事,這是起碼的準則。他按捺下萬丈怒火,非常冷靜地寫了一個奏摺,把事情原委交代清楚,之後才去找那個人。前陵州團練推官蔡挺,這是他以前的下屬,非常巧,蔡挺正在樂壽的家裡守孝。

守孝期間萬事不管,但親信就是親信,蔡挺二話沒說,帶上奏摺就往開封趕,富弼原地不動,等著朝廷的回信。很快,信回來了。這時史書再次變得含糊,以蔡挺的口吻說,他在便殿遞交的奏摺,得到的答覆是,國書維持原樣,那三個條約可以用“口陳”的方式說給遼國人聽。

問題出現,蔡挺在便殿見到了皇帝了嗎?是趙禎親口對他說,條約變口信,富弼可以空手套白狼的?從後面發生的事來看,這個推論不成立。詳情下面交代,這時只說一點,史書為什麼在暗示國書裡缺了內容,是皇帝的意思?

因為即使是便殿,那也是皇宮裡面,有臣子敢在那地方假傳聖旨嗎?但也說不定,除非那個便殿就是政事堂。宰相們也都在皇宮裡辦公。

不管是哪一種,難題都已經生成。是帶著這樣的國書進遼國撞鐵板?還是不顧一切扳倒大樹捉老鴰,把事情弄個清楚明白,哪一樣,都不好辦。

其實也好辦,分人,看誰去辦。呂夷簡在這件事上露怯了,他暴露了自己的侷限性。他在宋朝內部多年唯我獨尊之後,習慣了把誰都看成了唯唯諾諾膽小怕事的“官迷”。

文官們絕大多數都謹小慎微,為了資歷表上不出錯,能持續不斷地往上爬,任何一點小危險都不敢去犯。像現在富弼所面臨的進退兩難局面,絕對能讓他們崩潰。

但富弼是什麼人,拋開以前就敢跟他作對的膽子之外,現在剛剛從敵對國談判歸來,那是虎口拔牙的買賣,每天都頂著雷暴過日子,還在乎這點小兒科手段?富弼把國書裝進揹包,把其餘的禮物都扔給副手保管,跳上馬直接趕回開封。

一路之上,不止是怒火中燒了,簡直是怒極發笑。混蛋呂夷簡,是惡搞我,還是蔑視我?我以必死決心入遼國說事,你居然用違規丟官的威脅來糾纏我,一個死都不怕的人,還會怕這個?!怒火越燒越旺,在他肚子裡起了化學作用,在當天下午3點…5點(晡)時衝進京城之後,富弼就成了一個現象。

他隨時口吐烈焰,從皇宮大門燒起,無論誰阻擋他,都被燒得滿臉黑灰,抱頭鼠竄。

頭一個倒黴的是合門吏,皇宮不是隨便就能進的,見皇帝更得預約,最快的程式也要今天請見,明天面談。該合門吏按章辦事,把富弼攔住了,結果富弼面目猙獰,張嘴一團烈火過去,合門吏馬上被燒焦,乖乖地把他放了進去。

富弼見到了皇上,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個清楚,最後總結說:“執政大老爺們這麼做,就是想害死我。我死倒沒什麼,國家大事怎麼辦?”

趙禎的反應也很強烈,史書記載他“急召呂夷簡等問之”。這就把前面蔡挺見沒見到皇帝的事擺清了,趙禎根本不知道,所謂的條約變口信,完全是個騙局!

富弼頓時出了一口惡氣,有點爽了。呂夷簡,就知道你在假傳聖旨,這是欺君大罪,現在三頭對六面,看你還有什麼辦法狡辯,你死定了!

呂夷簡一會兒就到了,是老奸巨猾呢?還是心底無私?這人居然一點都沒慌亂。他很平靜地聽完了富弼的控訴和皇帝的責問之後,極其從容地回答了6個字。

——“此誤爾,當改正。”

很遺憾,是個誤操作,寫錯了,現在改過來就是了富弼都快氣爆炸了!這麼重要的國家大事是寫情書嗎?國書裡除了兩國談好的條件之外,還有別的內容嗎?一連3條都誤操作,是寫字的人白痴,還是你呂夷簡不要臉?!

史料中很有風度地把富弼噴向帝國首相的烈火修飾成了6個字,“弼語益侵夷簡”,富弼說出來的話加倍地對呂夷簡不客氣。但實際上局面一定變得不可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