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部分(2 / 4)

此趙昚才明白,外交已經徹底絕望,想爭得起碼的尊嚴和地位,只有戰爭這一條路可走。

他想打,完顏雍比他還想。趙雄前腳剛回江南,江北立即傳來了戰報,說金國以送宋欽宗靈柩之名,起重兵三十萬,欲平江南。

臨安立即慌了,前線也一夕數驚,戰報頻傳,要求增兵支援。當時,只有虞允文鎮定,他斷定金國只是虛張聲勢,有完顏亮慘敗身死的教訓,金國絕不敢貿然出兵。

果然如他所料,金國的軍隊沒來,來的是金國的使者。

金國的使者憋足了勁想在南宋皇廷上也來一出“龍鬥”。這位上位國的使者氣勢洶洶地走上金殿,直逼趙昚的御座,要趙昚下階,向江北的“叔叔”問安。

卻沒料到南宋這邊根本不給他機會。

趙昚端坐不動,虞允文走了上來。他先請趙昚回宮,然後告訴金使,大駕已回內宮,今天不會再臨朝,你明天隨班上殿觀禮吧!

這也是創了紀錄了。自從南宋立國之後,金國的使者從來都是宋廷的大爺,像今天這樣被晾在一邊兒丟人,還是破天荒頭一回。

金使悻悻而去,可想而知金國必將勃然大怒。上位國的氣焰要如何保持?只有鐵與血、戰與火!宋、金關係再一次空前緊張,眼見一場風暴襲來,卻突然間又平靜了。金國並不計較,理由非常充分,金使受辱記裡的主角虞允文被罷官了。

從軍、政大權集於一身的首相被貶為四川宣撫司,虞允文的地位一落千丈,訊息傳到了金國,足以平息一大堆完顏的怨氣了。

這是怎麼回事?趙昚的腦子再一次短路了,還是趙構重新掌控了朝局,把虞允文搞成了岳飛第二?都不是,這一次是趙昚謀而後動,給金國挖了一個很深的坑。

北伐復國是一定的,可方法要重新設定。隆興北伐為什麼會失敗,方方面面的原因很多,邵宏淵等敗類直接導致了北伐的失敗,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張浚的戰略意圖不對以及準備不足。

只看見了金軍在兩淮空虛,卻看不到河南囤積了大批金軍主力,隨時可以南下馳援。四川方面更是形同虛設,沒有起到半點作用。

這一次,攻擊的重點就設在了四川。兩淮地區、鄂州方面將陣兵威脅,虎視中原,牽制住金國重兵,宋軍由川入陝,從側後方攻擊河南腹地。

這個戰略是最理想的,可是卻沒有最理想的人去實施。川中吳璘已經病故,西軍最後一個老兵也走了。就算蜀川在這幾年裡元氣有所恢復,也不會對戰局有太大幫助。

在這個前提下,想實施這個戰略意圖,只有派虞允文入川。

四川是個神奇的地方,它是最懶散、最悠閒的,這是基本氣氛。只要戰爭稍微離得遠一些,立即歌舞昇平、淺酌低唱,可是如果戰爭臨近,只要給它一點點的適應時間,它會驟然轉型,變成一座集物資、士兵於一體的堡壘加倉庫。

可戰,也可支援。

趙昚剛登基時出昏招導致川軍元氣大傷,吳璘只能收縮在蜀中隱忍不動。幾年時間過去,蜀川的神奇功能重現,它再一次物資充盈、民力可持,有潛力擔任反攻的前鋒了。

虞允文入川,就是要把這種潛力發揮出來,整合成可戰的實力。而趙昚坐鎮臨安,更要大張旗鼓,頻繁調動,造成北伐的重心仍然在長江中下游沿岸一帶的假象,牢牢地拴住金國中原的重兵。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趙昚短時間內閱兵三次,規模一次比一次大,賞賜一次比一次多,參閱兵力最多時接近三萬。

這是龐大的兵力,更是龐大的開支。趙昚做著這些時心情激越,越飛越高,覺得和九天之上自己夢中的目標越來越近了。他總是不斷地和虞允文通訊。

內容只有一個:催促。

要到什麼時候才出兵?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先出兵,還是按原計劃蜀川先出兵?虞相、虞愛卿,你一定不要讓朕失望啊!

他曾這樣和虞允文約定:“若卿出兵而朕猶豫,是朕負卿:若朕在江淮舉兵而卿不動,則卿有負於朕!”

這樣的話不可謂不重,於韓世忠、岳飛、虞允文等人來說,簡直重若泰山,無可抵禦。無論是他們本人,還是悠閒於歷史長河裡閒看兩宋風瀾波動的各年代人,都會認為虞允文將會歡天喜地無法遏制地迅速出兵,絕不會出現讓皇帝等得著急的情況。

可偏偏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虞允文入川一年零五個月,居然一直按兵不動。

趙昚等到怒火中燒,懷疑四川的軍政環境,並懷疑虞允文的本質本性。這位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