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1 / 4)

縭俏毖В�適艹�洹鋇缺Vぁ�

在高階,事情是最嚴重的。北宋元豐榜、元祐碑的死靈復甦,韓侂冑列出了偽學逆黨名單。其中有宰執四人、待制以上十三人、其他官員三十一人、武臣三人、太學生六人,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與道學無關,之所以榜上有名,都是因為參與了反韓同盟。

這次黨禁在南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史稱對南宋的傷害無與倫比。原話是“紹熙之前,一時風俗之好尚,為士者喜言時政,為吏者喜立功名”,黨禁之後“世俗毀方為圓,變真為佞,而流風之弊有不可勝言者矣”!

照這話,彷彿孝、光兩宗朝裡計程車大夫都很積極向上,沒有不作為的,更不會整天清談。是韓侂冑的黨禁之後,才敗壞了天下風氣,誰都不敢幹工作,不敢說話了。

奇妙呀,韓國戚難道是秦相公轉世?

兩宋間只有秦相公才有這麼大的威力。韓侂冑的所謂黨禁,除了趙汝愚、朱熹兩人的非正常死亡、不是時候的死亡之外,其他人都活得好好的,也沒見誰進大牢受大刑,為時也不過七年,與北宋元豐、元祐黨人動輒幾十年不死不休的爭鬥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何況在鬥爭的後期,韓侂冑表現得非常寬容。據記載,一個叫趙令憲的官員受邀去韓府拜訪,倉促間把正在閱讀的經過朱熹批註的《論語集註》放入袖中,施禮時這本書落在了地上。趙令憲心驚膽戰以為大禍臨頭,韓侂冑卻只是報以一笑。

或許在韓侂冑的心中,道學之流只是些不值一提的跳樑小醜吧,痛打之後扔到一邊,時過境遷不必再理會就是了。

那麼,憑什麼說是韓侂冑把南宋從根到梢搞到腐爛的呢?

把所有的敵人都扳倒之後,韓侂冑環顧四周,有了點小迷茫。當初只是因為心中不平,受不了閒氣,才與趙汝愚叫板。誰承想開始之後欲罷不能,一路鬥下來前方再沒有攔路的了,於是抬眼一望,發現了個現實。

自己居然成了第一權臣!

這個結果讓韓國戚有些不適應,畢竟他的官途長跑並沒有從開始時就確定了權臣終點站,可是既然達到了,誰捨得再離開呢?韓侂冑牢牢地攥住了這來之不易的權柄,下定決心誰也不給。

第四章 宰相飛頭去和戎

韓侂冑的權臣之路是兩宋間獨此一份兒的特殊存在。他的頭銜很多,搞倒趙汝愚之後,他官拜保寧軍節度使,終於圓了節度夢。之後開府儀同三司,封豫國公、少傅,再進封平原郡王,加少傅,再進太傅、太師。至此,他的爵位已無可再升。

韓氏一門也達到了五世建節,這在宋史中絕無僅有。

他的權力超過了蔡京,達到了秦檜的程度。蔡京並不能一手遮天,還有梁師成等人與他分權,內外之間互相依託制約。秦檜總攬天下,連趙構也退避三舍,可論到實質,秦檜是大奸臣,有江北的女真人為其撐腰才能達到這地步。

韓侂冑純粹靠自己,沒有外援就做到了。幾年之間,“宰執以下,升黜在手”“朝士悉赴其門”,第一權臣地位無可動搖。

可他本身的實際職位卻只是別被上邊那堆嚇人的頭銜震到,那些都是些榮譽,他的實際職務是銜知合門事兼樞密院都承旨。知合門事,我們知道了只是皇家高階服務員;樞密院都承旨,是軍方最高機構的辦事員,待遇不低,相當於六部的侍郎,可級別仍然沒上去,辦事員而已。

這個人就以這樣的級別號令天下,導致莫敢不從。

三百年宋史中就這麼一個妙人。至於他為什麼這麼做,歷代史學家大多都是用猜的,估計是他覺得這樣比他親任宰執專斷朝政要妥帖些,沒人說他外戚專權的閒話。

日子一天天地過,韓國戚的美好生活一直飄在雲端。在工作上,首相大人會把蓋上公章的空白檔案交給他,隨便怎麼寫、寫什麼,連複議都不看;在生活上,他在臨安城裡走來走去,選好地方蓋宅子,發現好地段都有人住了,比如望仙橋那片兒他總不能讓太皇太后她們搬出去吧。沒辦法,只好再找。他繼續走,結果發現了一座山,叫駱駝嶺。

就是這兒了。他在這座山嶺上開山伐林,建樓造館,蓋起了一座佔地龐大精巧絕倫的豪宅,很長一段時間,入夜之後他都會登山入宅,歌舞達旦。

很美妙是嗎?駱駝嶺下邊是太廟!

太廟周邊隔絕人跡,一草一木都不許碰觸,其敏感度高於皇宮,神聖度堪比天地,靖康之難時什麼都可以捨棄,唯獨太廟裡的祖先牌位一定得搬走。

這可好,韓國戚每天傍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