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是他最虛弱的時候,而他的大本營位置卻暴露了。
岳飛這時駐紮在潁昌府東南端的郾城縣內,按理說,他的正北方有張憲、王貴兩支部隊遮擋,足夠安全了,側翼則有張俊、王德,再向東還有韓世忠,無論如何談不到個人安危。可這一次金兀朮的動作神速,他比岳飛先一步知道了張俊退兵的訊息,更準確地掌握了岳飛的所在地。
那還等什麼?突如其來的好運!金兀朮用最快的速度集結了一萬五千騎兵,從小路繞過岳飛的先頭部隊,直奔郾城。
斬首行動。
岳飛是整個岳家軍的靈魂,只要殺掉他,局勢立即扭轉。計算精確,執行得也非常完美,一萬五千鐵騎晝夜趕路,距離郾城還有二十里時才被發現。這麼近的距離,面對相當於岳家軍全軍五分之一的力量的軍隊,讓岳飛倉促之間怎麼應對?
退嗎?
先不說能不能在金軍騎兵的追逐下逃脫。只要岳飛選擇退卻,對全軍士氣的打擊就是災難性的。多年來戰無不勝,光憑他的名字就能讓黃河對岸的義軍們走上戰場。而他面對金軍的挑戰卻避開的話,這是難以想象的!
這和近代史上以色列總理拉賓的遭遇是一樣的。作為戰爭中以色列最強的將軍,拉賓永遠不穿防彈衣,哪怕遭遇暗殺時也一樣,他必須挺起胸膛。
岳飛選擇迎戰,他派出了為數不多的背嵬軍親兵,連同遊奕軍騎兵一起迎向郾城北二十里開外的金軍。戰鬥在下午申時爆發,在人數上佔絕對劣勢的岳家軍面對的不只是過萬的女真人,那裡面還包括了金軍的兩大主力。
柺子馬和鐵浮屠。
柺子馬是輕騎兵,臨陣時從兩翼出擊,左右穿插,出沒於敵方側翼或縱深,由於速度快變化多,往往出奇制勝。
鐵浮屠是重灌騎兵,從戰馬至騎士全都裹著厚重的鐵甲,這是五代以來從來沒有過的戰械,按說它笨重遲鈍,極大地限制了騎兵的機動性。但是反方向思考一下,如果它的敵人都是步兵,那麼就算是負重的戰馬也仍然有速度優勢吧!
在這種優勢下,再把如此重灌的戰馬每三匹用粗鏈連在一起,進退一致,那麼它們的衝擊力是怎樣的?對步兵而言,它們的威脅達到了什麼程度?它們是噩夢、是鋼鐵洪流,它們衝來時居高臨下,騎士們不必動用刀槍,光是戰馬的重鎧都能輕易地把步兵撞倒、踩死、碾碎。
這兩種騎兵的配置優劣互補,形成了一個從力量到速度,從衝擊到重壓都非常完美的攻擊體系。它們臨陣時,女真人從來沒有敗過。
在七月悶熱的一個午後,宋軍步兵們舉著大斧、提刀,還有長柄尖刃的麻扎刀迎著金軍這支鋼鐵洪流衝上去了。對金軍而言,這樣的裝備沒有什麼新奇,敢於直面迎戰也不是開天闢地只此一次,他們見過的敵人多了,迎戰的、逃跑的片刻之後都不過是血肉模糊的屍體,沒有什麼區別。可當兩軍相接時,金軍卻突然間措手不及。
宋軍步兵們突然間伏低了身體,衝向了鐵浮屠身下大片的陰影地帶。那樣子很像是省略掉與敵拼殺等環節,直接往馬蹄上湊。這是在搞什麼,嫌死得不夠快嗎?可下一瞬間,鐵浮屠成片地倒了下去,那些最先接觸地面的鐵浮屠一定會恍然大悟,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
他們和岳家軍計程車兵們零距離接觸,血肉鐵甲鋼刀疊壓在一起,雙方計程車兵死了很多。唯一的區別是金軍死時帶著無法掩飾的驚恐表情,而岳飛計程車兵們流露的是驕傲的表情!
岳飛的步兵們用自殺式的攻擊發現了鐵浮屠唯一的破綻。這些鐵鎧包裹的怪物的確堅不可摧,為了堅固、堅固再堅固,他們完全放棄了機動性,串聯在一起衝鋒——問題就出在衝鋒這一點上。雖然他們連人帶馬用鐵甲包裹得十分嚴密,甚至連眼罩都戴了,但他們卻不可能讓馬穿上鐵靴子!
這是唯一的破綻。試問要怎樣接近那些赤裸裸、原生態的馬蹄子?
除了壓低身子靠過去,別無他法。之後一刀過去砍斷了,上面一大堆鐵鎧就會勢不可擋地倒下去,連帶著用粗鏈拴在一起的另外兩大堆鐵鎧一起倒下去。
鐵浮屠倒下一片,迎面而來的是一把把長柄大斧。而砍馬蹄計程車兵們一樣無法倖免——岳家軍的這些士兵是用性命交換了前幾排鐵浮屠的倒塌。而倒塌一旦開始,就會迅速波及成片。無解的重灌騎兵就這樣被擊破了。
鐵浮屠受挫,戰鬥仍在繼續。金兀朮這次出兵的唯一目的就是擒殺岳飛,只要達到這一點,犧牲掉這支金軍都無所謂。為此他下令金軍使用最經典也是最強大的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