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2 / 4)

、金國都一樣煩他。首先他相貌堂堂,身高六尺四寸,相當於現代的兩米多。這實在太不低調了,別說宋朝這邊,連女真人見了心裡都覺得煩。

出使金國時,在一次宴會上,女真人拿了張弓過來,笑嘻嘻地說:“來,高人,射一箭看看。”

明顯是想看南宋文人的樂子。長得高怎麼樣,一樣的文弱廢物。卻不料虞允文接過弓來,搭箭就射,正中靶心,壞了一大堆女真貴族的好心情。之後虞允文在北方看來看去,回到江南後額外報告說金國必將在近期發動戰爭,那邊兒全都準備好了。

這把南宋貴人們的好心情也給壞了。

虞允文註定了只能當個跑腿的小官,尤其是在戰爭爆發時,他只能在前線跑來跑去。這看上去很慘很炮灰,但虞允文乾得很來勁兒。像以往一樣,他總能趁機做些讓某些人難受他自己快活的事。這次也不例外,跑著跑著,他就跑偏了。

按程式,他應該先去蕪湖接李顯忠,可他先奔向了最前線的地段採石磯。歷史證明這次的跑偏有多重要,因為在最前線的某些人和他一樣,都沒按規矩出牌。

王權。

這個至今只知道一路撤退,從淮南一直撤到江北,一戰都沒打過的逃跑將軍,沒等李顯忠到位就又開始跑了。這時的採石磯一線處於權力真空狀態,沒有人負責。江南最危險地段的江防官兵像放風的囚犯一樣懶散、隨意、拖沓、無責任。

虞允文在採石磯見到的就是這一幕,官兵三三兩兩地坐在道邊,馬鞍子、鎧甲扔得遍地都是。這哪裡是兵,純粹是從北邊逃過來的難民!

也就是完顏亮沒有望遠鏡,不然會立即渡江,保準成功。意識到這些,虞允文那顆讓當政者厭煩的心再一次蠢蠢欲動了。

他決定做點什麼。

冷靜客觀地分析的話,支撐他做出這一舉動的全部基石,當然是貫穿了他一生的強烈的愛國憂國之志。可真要實施起來的話,他知道一切都是因為他鑽了一個小空子。

採石磯一線沒有軍方的統一指揮長官。

虞允文以犒師前線的文官身份召集將領們開會。外面這群一路只知敗退的散兵遊勇,任何一個有邏輯思維的人都不會對他們報以什麼厚望。可是虞允文只能依靠他們。

怎麼辦呢?

先動之以情。虞允文用他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方式試著和這幫大兵溝通了一下,發覺忠君愛國的思想在岳飛死後二十年還有些市場。

這幫軍人激動了些,可還不夠熱情。

那就動之以“利”。

虞允文丟擲了自己的許可權。他是來犒師的,也就是帶著各種好東西來前線慰問指戰員們的。這些好東西包括錢、布匹、委任狀。他把這些東西都搬了出來,告訴軍人們,只要立功,這些東西都是你們的!

軍人們一下子幹勁沖天,全都著火了,個個嗷嗷叫著請求立即決戰。

這真是對症下藥,宋朝的軍人是中國歷史裡的特例,除了岳飛等極少數個例之外。榮譽、國家、民族什麼的是他們心底深處不變的操守,這沒錯,可要論到怎樣激發鬥志,金錢永遠是最重要的,沒有質疑!

這幫人能在戰場上短暫的間歇裡提著敵人的首級找長官邀功、要官、要錢,哪怕因此被反攻戰敗了也在所不惜!

就這樣,愛咋咋地。

於是在這一天,虞允文成功地把他們刺激到了。在一片歡騰熱烈的氣氛中,虞允文想著下一步要怎麼做。這時有人悄悄地走到他身邊問:“你是來犒軍的,不是來督戰的。這麼搞是不是越權?萬一戰敗了,難道你不怕負責任?”

虞允文的回答是:“危及社稷,吾將安避?”這八個字像是冰冷的雪水,靜靜地浮沉在周圍一片被物質、富貴所激起的火海之中。這一刻,他仍然是不合時宜的,哪怕只有他才是真正做對了的那個人。

不管怎樣,虞允文像閃電一樣迅速地把儘可能多的戰鬥力團結在了一起,為同一個目標戰鬥。他成了採石磯前線的最高長官,他清點了一下人數,此時共有軍力一萬八千人。

他命令全軍於江邊列陣,成防禦陣形。派五支大船出港,其中兩隻沿江邊遊弋,一隻在江心待戰,剩下兩隻藏在江畔小港裡,伺機而動。

以上就是虞允文為這次決戰作的所有佈置。這無論如何都顯得單薄而倉促,尤其是南宋資以立國的江防水軍居然只有五艘戰船!

當然不止這些,採石磯周邊是重點防禦地段,有建制龐大的水軍力量,由姓韓、姓蔡的兩個將軍統領。可人家就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