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種徒勞的送死行為。而城內大量的印尼人,接連隕落在炮火下。
原本在進攻一座城市時,軍部都會交代小心平民。但此次戰鬥,不知道是軍部忘了,還是故意的,絕口不提這一點。下面的軍官也似忽瞭解了什麼,進攻起來,絲毫沒有顧忌。
在得知乾巴魯已經大面積失守的訊息之後,松井石根已經不止一次的組織反擊。而且這次反擊的力量還是不小,至少有一個步兵師的力量,甚至反擊作戰還得到了大量火炮的支援。
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盟軍武裝的部分作戰部隊還是有著一定軍事素養的。特別是曰軍,根本就是一副不要命的架勢。
學而不變,是之以呆。儘管曰本人擁有著一定戰鬥犧牲精神,可是當中華參戰之後,已經向曰本多次說明,獲得一場戰爭的勝利已經不再僅僅是靠勇氣了。論屬世界四大軍事力量,德國軍隊是技術型,玩得便是各種理念、技術模式。俄軍是力量型,直接一熊巴掌拍得對手兩眼金星亂飛。而中華軍隊則是謀略型,所謂‘兵者軌道也’。而美國軍隊呢?它們算什麼?此時美國一直都是學生,對戰術戰法還一直在進行摸索。儘管美國是一個善於改變和總結的國家,但是缺少戰爭威脅的美國,在戰術戰法研究方面,落後了世界一大截。在實戰反應方面,差了一大截。
客觀的看法是,乾巴魯市府的反擊作戰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悲劇,但卻也是整個乾巴魯戰役之中,盟軍武裝唯一的一次反擊作戰,也是整個乾巴魯作戰中少有的亮點。
少量的榴彈炮和迫擊炮是整個城市內,盟軍武裝僅存的一點炮兵火力了,能夠從猛烈的空襲和炮擊之中倖存下來,這些火炮本身便也是一種奇蹟了。
特別是美製的120毫米迫擊炮,可是這種火炮的輕便姓卻是不錯。炮身置於車軸雙輪運動體上的炮體下架,不僅僅機動姓強,而且適合步兵便攜。也正是這種原因,這些120毫米迫擊炮才是得以在中華軍隊的空襲和炮擊之中存活下來。
射程遠、精度高、重量輕,120毫米迫擊炮的優點很是不錯,在幾年前便可以開始生產,從一戰後迫擊炮便被大量裝備到了多國軍隊,這種大口徑的迫擊炮也得到了不少的青睞。而且這種炮管內有40條右旋等齊膛線、炮管外部刻有散熱螺紋、屬於線膛迫擊炮的火炮由於採用迫擊和拉火兩種擊發方式,所以不僅可發射榴彈還可發射許多特殊彈種。
這些120毫米迫擊炮開始轟擊被中華軍隊佔領的乾巴魯市府時,也著實是抖了一次威風。盟軍武裝在炮擊之中拉開他們的反擊作戰序幕之時,先鋒部隊才剛剛攻佔了乾巴魯市府一線,還沒有來得及繼續向前進攻,炮彈便是落了下來。
為什麼盟軍武裝會能夠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拼湊起一個步兵師的反擊力量?這個問題在戰鬥之初很是困擾了許實佑一段時間。因為從整體的情報資料和作戰過程來看,被困守在乾巴魯城內的盟軍武裝是根本沒有這麼多的機動後備力量的,守禦司令部留作為戰略預備隊的那個步兵營已經被數輪空襲給炸得幾乎不再存在了,而這一個步兵師是從哪裡來的呢?難道情報有誤?
情報並沒有任何的失誤,因為對於守禦乾巴魯城的盟軍來說,他們的確沒有什麼預備隊了。本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樣的各自堅守著自己的陣地,直至最後被消滅。
可是乾巴魯市府的位置是太過於重要了,這個要點的淪陷直接導致了整個乾巴魯城內的守禦力量被中華軍隊完全的切割開來了,各自之間無法相顧。這對於印尼人來說是極其危險的。
於是整個乾巴魯市府附近的守禦單位全部被抽調了起來,就這樣七拼八湊出了一個步兵師的力量。不過對於那些盟軍士兵們來說,與其在反擊中被打死,總比如同耗子樣躲在臭烘烘的廢墟之中,直至被中華軍隊打死或活埋要強。至少呼吸的空氣還是很不錯的。
可是事實證明,這樣去做無疑是‘飲鳩止渴’,抽出了防禦力量,來搞一次反擊等同於是一次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而且這種做飯在之後的戰鬥之中不但被證明了是無效、浪費有限的兵力的行為,而且還是一次愚蠢不堪的瘋狂。因為正是這次反擊消耗掉了盟軍本就不是很多的力量,從而直接導致了接下來的大潰敗。
不過這個時候,無論是盟軍士兵,還是中華軍隊都沒有考慮到接下來的事情。前者是因為作出了這樣的決定便已經是等同於在做一次賭博,而後者這個時候還搞不清頭緒。
盟軍反擊的炮火的確很是猛烈,好幾門一直都隱藏下來的步兵炮和不少120毫米迫擊炮幾乎是在以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