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小說:雙緣記 作者:閃啊閃

道南、張二人官運亨通聖恩隆眷,唯有一人憤憤不平。他就是當朝統領天下兵馬的太尉武三思。

這武三思有萬夫不擋之勇、驍勇善戰、滿腹韜略,然氣量狹小、嫉賢妒能,雖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也容不得別人受寵。

今日南勘、南懷遠被封侯他倒不覺得意外,想那南懷遠斷案如神、鐵面無私,倒也當得起這個‘侯’字,然那張為民僅憑那敢言破奇案之名,四處蒐集朝廷命官的隱私之處,自女主登基所參朝廷命官不下百人。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而張為民卻小題大作,弄得各地官員乃至朝野,人人自危,多有微詞。

我看他是有意識的誇大事實抨擊朝廷,可是我這個皇上姑母就是看不透他的別有用心,反而封其為侯。水至清則無魚,如果朝廷命官個個如張為民所願,那麼浴血奮戰、十年苦讀,又是為了什麼?

小不忍則亂大謀,只要不危及朝廷,小貪小賄又有何妨。你坐皇位難道也能以清廉自律嗎?你縱有此心但絕無可能!張言這個人我一定尋機狠狠治他一治,讓他知道多事的好處。也好讓被他參劾的官吏,心理多少得到點平衡。

文武百官的賀禮,南勘只揀那有紀念意義的諸如字畫、條幅等收下外,其餘一概擋回。

百官雖感不快,但也敬其品德高尚,酒席雖不算上乘,但也不失隆重熱烈,賀客自然是開懷暢飲、談笑風生,喜宴正然進入尾聲之際忽聞景陽鐘響,急促然不失有序。

百官知道景陽鍾一響非比尋常,一定是有大事發生,否則鐘聲不會如此急促,遂紛紛離席告辭,急赴午朝門而去。南勘更不敢稍懈,忙忙更換朝服,騎上自己的烏騅寶馬趕赴金殿面君。

金殿之上文東武西,站列有序。不一時大周皇帝武則天蒞臨金鑾寶殿,群臣三呼萬歲畢,則天皇帝謂群臣曰:“今天攪了南、張二卿的兒女喜宴,使眾卿家未能盡興,實是事非得已。西夏國先鋒馬德泉來已攻破玉門關,我玉門關總兵元帥武六思已為國殉職。現西夏國統兵元帥白蘇兒正揮軍西進已將西涼州團團圍住。西涼告急請朝廷速派救兵解西涼之危,現有西涼州郡守所派搬兵之人,山陽縣令長孫策在午門候旨。”著黃門官宣長孫策晉見。

只見來人俯伏丹墀三呼萬歲,則天皇帝讓他平身起來說話。眾人看時昔日的江浙總督今日的山陽縣令,鎧甲破爛,臉有血汙,頦下的一部美髯已是花白,清癯的面孔兩頰深陷,挺拔的身軀已顯微佝。

張言心道:一失足成千古恨,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這長孫策如能克己奉公不徇私情,此人文韜武略不失將才。

如今不能行軍佈陣為國效忠反成了搬兵之人。可見是一念之差榮辱立判,誠所謂腳上的泡自己走的。唉!只可惜他這一身本事了

長孫策當著眾文武百官的面向則天皇帝奏稟了玉門關失守的過程。

據玉門關敗逃到西涼州的人說,玉門關的守關元帥兼郡守武六思本有萬夫不擋之勇,已數挫西夏國先鋒馬德泉來和統兵元帥白蘇兒,致使西夏國的統兵元帥白蘇兒只是駐紮在玉門關外兵臨城下圍而不戰,所以守關元帥武六思只是以三百里的一般關報奏報朝廷。

誰知十日前,西夏國主葛蘇禮派國師昆道人來前敵助陣,也不知那妖道用了什麼法術,一夜之間將軍糧三十萬擔搬空,卻滿城老鼠成災,這些老鼠一個個大如狸貓見人就咬,被咬之人渾身乏力、發寒發熱,不出三天必全身抽搐縮成一團而死,十日下來全城三萬守軍已損八九,全城十萬百姓由於無糧、鼠咬,病餓而死的只餘不足一萬。

前數日西夏國元帥白蘇兒揮軍攻城,玉門關於一夜間失守,守關總兵元帥武六思為國盡忠。西夏國兵屠城三日後揮二十萬兵馬長驅之入千里兵逼西涼州,已將其如鐵桶般團團圍住,微臣苦戰一日一夜,連闖十五座連營歷三天才到京都。

目前西涼州危在旦夕,黎民百姓盼朝廷救兵若渴,望我主速派救兵以解西涼州之倒懸,以雪玉門武元帥之仇。言罷伏階痛哭。

則天皇帝兩目蘊淚肅然道:“你且退下去好好休息一下,明日去兵部聽候訊息。”長孫策謝恩抹淚退下。

則天皇帝對百官道:“眾位愛卿有何良策可解西涼之圍?可復玉門雄關?”

武三思出班奏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不成問題。然不知那西夏國師是何來歷,所使何術,如何破解這倒頗費躊躇,此事當從長計議。”

張言出班道:“太尉此言差矣,救兵如救火,大敵當前西涼州危在旦夕,西涼一失我大周門戶洞開長安危矣。況山陽縣令長孫策已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