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西涼州四日,待我集結救兵籌措糧草,最快也要六七日,到大軍出發到西涼州的數千裡之遙,也得旬日方能到達,這還不包括一點點的意外,儘管如此自長孫策到京,我大軍到達西涼州也得達半月之久,這半月不知西涼州將會出現怎樣的結局。所以這從長計議之說萬萬要不得。還望聖上三思。”
武三思不怒反笑道:“依張侯爺所說確是救兵如救火,你可有破解妖道之術?聽侯爺之言一定是成竹在胸了?我大周朝人材濟濟,我怎麼倒忘了張侯爺的鐵嘴鋼牙,倘能說退西夏國的區區幾十萬大軍!這倒是奇功一件了,請張侯爺休怪我多慮失言了。”
則天皇帝聽了武三思話後,心中不悅,暗道:你武三思貴為皇親、官拜太尉、權傾朝野,怎麼連一點點反面意見也聽不進去,況且救兵如救火,豈是從長計議的事情,如此計議下去恐怕朕的江山也時日無多了,再則好話壞話你總得聽人家說完原由,怎麼能一觸及你的面子你就惡語相向呢?
江山為朕的江山,臣民為朕的臣民,那張言也是憂國憂民所以直言相忤你武三思,這本是不畏強權的忠君愛國思想,這應得到鼓勵提倡,否則重足而立側目而視,我的江山不保,你武三思還有太尉之位嗎?
想到此則天皇帝道:“武愛卿,此次御前是計議如何儘快派出救兵以解西涼州軍民的倒懸之苦,保住我國門戶,而與此事無關的事不要再提了。”
武三思悻悻然退回班中。
則天皇帝溫言對張言道:“張愛卿請順著你的思路說下去,朕願聞其詳。”
張言對太尉武三思的不顧國事的冷嘲熱諷頗感不快,但聽了則天皇帝對武三思在群臣面前的批評,自己的不快也平息下來。
聽則天皇帝鼓勵自己說出自己的計劃,於是侃侃道:“為了儘快解除西涼州之危,皇上可速決定統軍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