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現下朕想補償你。明日之後,‘十四皇女回宮’這個訊息便會公諸於世,三日後朕要特設為你擺全日宴席,也當是文武百官的百年一次的節閒日。”母皇鬆開手後,一字一句道。
小梅——父妃名為茲慈梅。母皇口中的小梅是父妃。
我沉吟片刻,繼而對母皇作揖道:“兒臣謝過母皇,但公諸於世這一事能否請母皇暫擱,兒臣剛進宮,很多事都需要重新學起。至於宴席的話,兒臣認為皇宮之事本繁多,只為兒臣一人便放文武百官全日閒實在不好。兒臣懇請母皇,宴席可擺,但只在晚上設宴。國家蒼糧,乃百姓源來。所以小宴可擺,大宴可免。”
母皇聽罷,慈眉帶笑道:“好,朕隨你意。蘭兒小小年紀就懂得什麼叫為民所想,為朝所憂。”
“但於父妃,兒臣還差得遠。”從頭到尾我的態度都很生疏,語氣平淡無常得仿若是臣子在與皇上報稟奏章一樣。
“蘭兒,你還怪朕棄你們父女於不顧是吧?”母皇負手,嘆聲道,“這是朕自討的。但朕真的想彌補欠下你們父女的種種,不只是恢復‘十四皇女‘這個名分,一切的一切,朕都想補償於你。”
“恩,兒臣知道。但能見到母皇,兒臣便已滿足。”違心地說著這番話,違心地對母皇笑著,心裡總覺得自己太過漠然,末了加了一句,“還有,兒臣很是期待三日後的宴席。”
“蘭兒,往後日有所需的話,可向方才朕身邊的侍女,或者向朕一一提出,無論什麼,朕都會滿足你的要求。”
我思了半會,凜聲對母皇道:“若是兒臣想要太女這個位置呢?”母皇,如果我這麼說,你會怎麼回答?
“除此之外。朕都可以滿足你。”母皇蹙起了龍眉,沈聲道。
噢?沒有龍顏大怒,沒有情緒起伏。我心一下子就鬆開了,作揖低頭道:“兒臣謝過母皇方才的特赦之恩。母皇果然是民之所託,臣之所福。”頓了下,壓低了聲音道,“還有,是父妃的終愛。”
出了大門,腦海中始終徘徊著那句話之後,母皇僵直了身子背身過去的身影,孤高且寂寞,偉岸而落寞。這就是作為王者的寂寞。我在想,是否像那時所聞的那樣,母皇會再留下兩行清淚。不為蒼生,不為誰,只
49、女帝 。。。
為了她愛的人茲慈梅。
秋風習習中,月影昏明下,尚如治、太女還站於門外。
“等我?“我對她勾起了唇角。
“你說呢?“太女眉眼揚開,反問道。
“我猜這裡別無他人。“
“蘭兒,你真是聰明得讓人好生喜歡。”
“謝過太女誇獎。”
“如何?賞臉?“
“太女的邀請,蘭兒自然不會推脫。“迎風下,我捻起了眼角一抹笑,挑釁道。
作者有話要說:排版完畢 ~
50
50、交涉(捉蟲) 。。。
秋上月空,空下綠湖。清風拂綠柳,綠柳染別院,別院靜湖柳中映。
柳湖庭園,涼風徐徐落葉飛。
這棵湖邊樹,這個湖中亭,這片湖,這裡的每一個角落,兒時的每一幕,都記憶猶新。
這個地方還是沒變,四季的景色依舊盎然,但卻叫人喜歡不起來,令人生厭。
將散落臉頰的一縷青絲捋到耳後,我面無表情地看著一臉興然的太女,靜等她說話。
“蘭兒,聰明如你,說說為何我帶你來此?”太女語意深遠道。
“記憶中明明沒有任何關於你的身影,但你卻知道這個地方,還刻意邀我於此。”
“繼續。”太女勾著深意地笑,滿臉的饒有興味。
“隔岸觀火?暗中窺視?又或者你根本脫不了關係,與二皇姐一般。”應心中所想,我淡然道。
“哈哈哈”
太女忽然爽朗地笑開,繼而人畜無害地緩笑道:“蘭兒,想想那時候,你那痴兒的形象演得觀者嘆息的同時亦是如痴如醉,可惜我沒君兒那般趣味,否則,我也想當面看看你被欺虐的模樣。倔強又不屈服於命運的表情一定很生動。”
一臉的正經表情,卻從善如流地說出這番讓人毛骨悚然的話。這趣味比二皇姐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不小心,似乎說多了。”太女故意一個停頓,然後無辜地看向我。
“我以為這是你所希望的。”我平靜地陳述道。
“然後呢?你猜出了多少?”太女笑意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