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1 / 4)

小說:紫陽 作者:那年夏天

胛液凸叛餱油�病!鼻嘌餱湧�諦Φ饋�

“道長,不會再出什麼題目考我們了?”有人心存餘悸。

“不會的,先前的那些題目都是祖師神諭,掌教轉達,並不是我和師兄想出來的題目。”青陽子笑看著發問的那個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先前要“跑”的那個劉少卿。

“晚輩有一事不明,一直困擾於心,請道長解惑。”莫問插嘴說道。

“但說無妨。”青陽子說道。

“先前六關考核都是用的窺斑知豹之法,年輕人難免一時糊塗,很多人只因為一念之差就慘遭捨棄,聖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理,道長先前的甄選只是在選成形之才,但凡需要雕琢的盡皆捨棄了,這種篩選方法是否過於嚴苛?”莫問問道。

“你們都已經成年,心中想法和行事風格已經固化成形,很難再度加以修正,江山易改本xing難移,哪怕改的了習慣也改不了本xing,遲早會故態復萌。以先前與你爭辯那人為例,它對富人的偏見已深,認為富人滿身銅臭,他只看到了富人承蒙祖蔭錦衣玉食,卻沒想過富人的銀錢大多是其節衣縮食多年積攢下來的。不過你們也要看到並非所有窮人有可恨之處,大部分的窮人勤勞耕種只為溫飽,過的清苦是因世道不好而不是自身懶惰。道士者,行大道之人也。何為大道?不虧不盈才為大道,凡事要yin陽雙分,左右兼顧,不能偏激執拗。”青陽子藉機衝眾人宣講道義。

“我等謹記道長教誨。”眾人齊聲應是。

“晚輩心中也有一事不明,只是不知當說不當說?”一黑臉少年懦懦開口。

“何事?”青陽子被眾人追問也不煩惱,極具耐心。

“今天清晨,古陽子前輩好似是故意攆走他派弟子和佛門僧人的,此舉考驗忠心卻也不假,只不過有失寬厚,晚輩沒有非議前輩之意,只是感覺似乎不必如此嚴厲。”黑臉少年小心翼翼的說道。

黑臉少年問完,青陽子皺起了眉頭,良久未曾開口。

“晚輩是不是說錯話了?”黑臉少年緊張的問道,七人此刻都是驚弓之鳥,唯恐一不小心會被攆走。

“有些事情早晚也要跟你們說,此時說了也不打緊。我問你們,當下道家與佛家哪個昌盛?”青陽子皺眉開口。

眾人聞言盡皆閉嘴,因為事實很明顯,佛家更加昌盛,南方的晉國以及北方趙國和涼國大部分民眾都信奉佛教,道家已然勢微。

“你們可知佛教是何時傳入中土的?”青陽子再問。

“漢朝。”有人回答。

“對,佛教自傳入中土至今不足三百年,傳入之初他們只有經文教義,少有修行法門,我道教洪荒時期便有雛形,到得漢代已經門庭眾多,佛家修行法門大多取自我道家,做醮法事也借鑑道家,初時作法僧道同場,以我道人為主,僧人只是旁為輔弼,後來他們學得我們的修行法門和諸多法事才被世人所識。”青陽子面se凝重。

眾人聞言並未感覺驚愕,因為佛家的做醮的確與道家極為相似,禮儀也參照道家,但凡對史籍有所瞭解而不閉目自障者都知道這一點。此外最直接的證據就是有些佛門高僧jing通相人之術,佛教起源身毒,蠻邦之人的面相與中華人士不同,身毒根本就沒有相人之術,故此只能是借鑑於道家。

“你們可知為何佛教越傳越盛而我道教的信徒越來越少?”青陽子苦笑發問。

眾人聞言盡皆搖頭,眾人所學大多為儒家典籍,儒家推崇道家,並不記錄佛家之事,故此眾人對佛家教義瞭解不多。

“原因甚多,顯者有二,一者,我道家認為人分貴賤,而佛教宣講眾生平等。世間貧苦人多,仇富者更甚,無人願意承認自己低人一等,故此紛紛信佛,求得心中平和。可是貴賤之分確實有之,駿馬ri行千里,黃牛ri行數十,此乃父母所給,天生差距,由不得你閉目不見。好在yin陽均衡,互為轉化,黃牛若是自知不如駿馬,當以數倍之功以勤補拙。不過若它認為自身與駿馬平等,駿馬行一ri它也行一ri,它將永世不得超前。可憐世人愚昧,自閉其目,不肯面對。”青陽子搖頭長嘆。

青陽子的一番話令莫問收穫良多,世人都不願承認自己不如他人,由此固步自封,不知以後天之勤補先天之拙。只有正視差距,才能奮蹄直追,與他人並肩甚至是超越他人。

“二者,仙道貴生,修道之人喜生惡死,追求今世永生。而佛家倡導世人寄希望於來世,今生逆來順受,如此一來便為官家所喜,並大為宣揚,更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