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此處莫問發現秦雲所選曲目都是暗有所指的,但秦雲究竟想表達什麼卻不能單憑曲目本意來判斷,還需參照琴聲的高低起落。
《伐檀》之後是《猗蘭操》,《猗蘭操》乃孔丘所做,篇目表達的大致意思是自己有蘭花一般的品格,有很大的才能,但目前不得志,沒有施展抱負的機會。
琴曲通常有重複,若是不重複很快就能彈完一曲,這三隻曲目秦雲想表達的是“你有這麼高強的本領,天下現在如此混亂,你為什麼不管一管呢?”由於秦雲在《猗蘭操》最後幾節時壓低了琴聲,令琴聲很是柔緩,又在本意的基礎上表達出了疑問和關懷,“你有什麼苦衷嗎?”
就在莫問以為秦雲三曲終了之際,沒想到秦雲還有第四首,這一首是他最為熟悉的《鳳求凰》,《鳳求凰》為司馬相如追求卓文君所做,通常為男子彈奏,少見女子獨奏,但女子演奏也有另外一個妙處,那就是可以透過音律的高低給予語句本身蘊含的不確定一個確定。
二人萍水相逢,秦雲彈奏這樣的曲子略顯唐突,但莫問也沒有太感意外,因為此時的女子,尤其是大門大戶的女子都不能拋頭露面,平日裡能夠見到的男子很少,大部分都是遵從父母媒妁之言,自身沒有選擇的自由,即便自己選擇也沒有很長的時間去觀察對方,很多時候都是隻見了一面就得做出決定,所謂一見鍾情實際上是發生在女子平日裡很難見到適齡男子的大背景之下,似先前那種接連數日朝夕相處的機會對女子來說非常難得,在這種情況下,秦雲以曲傳情也就有情可原。
《鳳求凰》之後還有一曲《白頭呤》,這首曲目出自卓文君之手,並非每一個有著美好開頭的愛情都有美好的結局,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成親之後對她並不好,在外面尋花問柳,很少返鄉回家,於是卓文君寫了這首《白頭吟》給他,秦雲以此曲承接《鳳求凰》,想表達的意思是不管以後你對我如何,我都不會改變對你的心意。
此時樂師的地位並不高,但古琴和古箏卻屬於高貴的樂器,少見市井,多見士大夫上層,之所以高貴乃是因為這一樂器極難拿捏,也正因為它很難拿捏,所以彈奏起來很是累人,到得《白頭吟》奏完,秦雲額上已經見汗,但她仍未停手,五曲過後再接一曲,此曲為《杞梁妻歌》,杞梁之妻是個為了守節投水自盡的婦人,秦雲取這個曲,旨在表達自己的決心和忠貞。
六曲終了,秦雲撫弦止住餘音緊張的看向莫問,莫問看了秦雲一眼,垂下眼簾皺眉沉吟,有了林若塵在前,他並不怪罪秦雲被涼軍抓走之後沒有自殺殉節,實則每個女人都能夠拼了性命為自己的丈夫守節,只是很少有男人值得她們那麼做而已。秦雲以琴聲表達心意,表明其心思聰慧,此女容貌中上,體態端莊,言行自然,毫不造作,這樣一個女子是可以納為妻妾的,此時他需要決定的只是要還是不要。
雖然身擁道法,他卻從沒想過尋一個與自己一樣有著超凡能力的女子,婚姻嫁娶沒有公平對等,只有合適與否,要令人生完整,娶一個普通的女子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阿九,他也沒有什麼顧慮,因為阿九是贊同他納妾延續香火的,而且儒家道家都不禁止納妾,之所以一直不曾納妾是因為他沒有遇到知心的。
秦雲低頭等待,莫問一直沒有開口令她很是緊張,但緊張之中又有幾分歡喜,莫問沒有立刻拒絕說明他在考慮,考慮就是有希望。
“無名,東北十五里有一道陰魂,前去降了它。”莫問衝無名說道。
“好!”無名不懂琴聲,聽的枯燥乏味,聽得莫問言語答應一聲,拿了桃木劍出門去了。
“我已有正室。”莫問衝秦雲說道。
秦雲立刻聽出了莫問的言下之意,急忙介面“願居偏房!”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個普通的女人
秦雲話音剛落,秦鄉約就自院內衝了進來,衝著自己的女兒怒聲吼道,“你瘋魔了不成?婚姻大事哪輪得到你做主。”
秦雲見父親說到就到,慌亂的看向莫問,莫問莞爾一笑,他知道秦鄉約一直在外面,也猜到秦雲說出這番話之後他會有怎樣的反應。
秦鄉約吼過秦雲之後又轉頭看向莫問,“你這道人好生無禮,明知小女已有夫家還試圖引誘於她,我秦家門庭清白,萬不會將女兒許配給道人。”
莫問聞言再度莞爾,此時的道人和尚以及三姑六婆在百姓眼裡的地位並不高,與市井閒人沒有很大的差別,秦鄉約強烈的反對也在情理之中。
秦鄉約見莫問竟然在笑,心中怒火更盛,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