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到底能不能做成呢那樣的倒黴鬼,只怕做什麼都是不成的”
聽了這話一家子都笑了起來,三嬸孃也連連揮手:“還是春梅講得對,那樣的倒黴鬼,只怕是做什麼都做不成我們擔心得早了些。就算他真的做成了,我們不是還有小妹子嘛?在小妹子手裡,他們討不了好去”
李小小也笑:他們這樣呼啦啦全都跑來了,可不就是擔心嗎?三嬸孃不過是眼看著事情有了解決的法子,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這才把話往回說罷了“來都來了,就吃了飯再走吧貴旺已經在煮飯了。”劉春梅嘴裡招呼著,眼裡的得意卻怎麼都藏不住:這可是一大家子人呢,都靠著李小小發財了自己的閨女有出息,那是值得驕傲的當初那些人都說什麼來著?不都看自己生了兩個女兒,拿眼皮子夾自己嘛?現在自己女兒就是飛山村的獨一份開了農場賺了錢,還拉幫了幾個叔伯兄弟,讓自己的地位在這些叔伯兄弟面前前所未有地提高。
李貴旺也跟著招呼,這些叔伯嬸孃們累了一天,回去還要做飯,能不必專門回家再做飯,也沒什麼不樂意的,當下就都答應了,幾個嬸孃也都洗了手去廚房幫忙。
女人們幫廚去了,幾個男人都坐在客廳聊著家常,無非是誰家的孩子最近都在做什麼,誰家的孩子成績好,還有些鄉野趣事。
李小小其實不喜歡拉家常,一拉就拉出去很遠,她更喜歡坐在一旁靜靜地聽,而此時李小小發現鄧鳴賀也是坐在一角靜靜地聽,臉上看不出喜樂,甚至看不出他到底有沒有在認真聽。其實對鄧鳴賀,李小小是有些好奇的:這個人渾身上下都透著神秘感,怎麼都看不透,目前李小小能夠確定的就是鄧鳴賀對自己並沒有惡意。
只是李小小並不介意:這個社會,誰又能看得透誰?確定沒有惡意,也就夠了。
164大動作(三更)
飯後一家子又認真討論了買黃豆的事情,打豆腐的人都知道當年新鮮的新豆打出來的豆腐更好吃一些,出豆腐的量也會稍微多一些,只是飛山村和周邊的鄉村沒有大面積種植黃豆的,想要買夠一年打豆腐用的黃豆很不容易,要麼就近各村各寨蒐羅一番,要麼要去外地買。
實話實說,在各村收購會方便一些,運費沒有那麼貴,可事情就會比較繁瑣,需要有一個人專門去做,最好還要有車子,能夠直接把黃豆拉回來。
“哎呀我孃家兄弟今年種了不少黃豆,怕不有千把斤呢要是需要,回頭我讓我兄弟收了放到他們家,到時候過去一車子就拉回來了。”大伯孃突然想起一茬兒來。
“哎呀你不講我都忘了是喲我爹今年還種了不少呢我讓他給留起來唄反正他也是準備拿來賣的。”二嬸孃聽了大伯孃的話也想起了孃家。三個嬸孃一合計,三家的孃家豆子加起來有兩千多斤,卻是還差不少呢“那有什麼的?我孃家莊子上好多人種黃豆,讓我爹幫著收一些,十家八家的,加起來至少有五六千斤了”三嬸孃的孃家旱地比較多,種黃豆的更多一些。
“那行啊都收起來,我們這裡起一個庫房,拿來存黃豆。”李小小敲了敲桌子,事情竟然這樣簡單:各個嬸孃伯孃的孃家幫著收一些,收好了以後直接拉回來存放起來就行。
一番商量之後,三個伯孃嬸孃的孃家收上來就差不多夠一年用了只需要修建一個庫房就行“我祖屋那邊現在住的人少,拿其中一間改成庫房唄?”幾個妯娌的孃家都能在這件事情上幫上忙,同樣參股的自己孃家卻就在這個村裡,村裡都是水田,沒多少種黃豆,想要收購不容易,想著自己不能比幾個妯娌弱了,劉春梅就主動提出來把庫房修在祖屋。
李貴旺對此是不會反對的,當下也點點頭附和:“我看要得那邊的屋子空著了好幾間,半間屋子都能放不少東西了”
這樣的結果李小小已經很滿意了,當下笑著提醒:“要問問爺爺的意思,老人要點頭才好,別讓老人覺得不尊重他們。”
“那是要有個規矩。老人家還在那兒住著,凡事要徵求老人的意見。”大伯是最講究尊卑謙和的,不願意得罪了人。
爺爺奶奶對於後輩做事從來都是支援的,聽了劉春梅兩口子的想法後,都表示同意。奶奶卻提醒了一聲:“不能修在你哥房裡。”
“媽你想什麼呢?那麼寬的屋子,我修個庫房在我哥房裡做什麼呀?”劉春梅哭笑不得,老人的想法真是杞人憂天了。
老人允許了事情就好辦。
因為馬上就是黃豆收穫的季節,李小小一邊讓三個嬸孃給各自孃家打電話把事情說好,一邊就張羅著修庫房。其實盤算下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