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3 / 4)

結了一層薄薄的冰霜。每人的口中。都是吐著濃厚地白氣。還有很多士兵地衣鞋破損。顯然可以看出他們的辛苦。也是。這隻軍隊。一直從浙江。步行幾千裡。最後到了遼陽城。這其中的辛苦。真是可想而知。

李如松地神情略現出幾分激動。帶領眾將官。大步迎了上去。

那隻軍隊。在幾十步外全體停了下來。那種令行禁止地樣子。決對不輸入黃來福的五寨堡軍隊。

見李如松這邊迎了上去。很快。那邊軍隊中出來一個全身披甲。神情忠厚地中年將領。他急步迎了上來。走到李如松身旁時。他一撩自己身後猩紅的斗篷。向李如松單膝下跪。雙手抱拳。朗聲施禮道:“末將浙江遊擊將軍吳惟忠。見過提督李大人。末將領浙兵四千。奉命前來。全軍四千一百六十五人。全員到額。”

李如松扶起他。感慨地道:“雲峰不必多禮。你鞍馬勞頓。一路前來真是辛苦了。”

吳惟忠凝重地道:“為將者。當上報皇恩。為君解憂。末將領軍前來。乃是本份。末將不辛苦。”

李如松點了點頭。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來。雲峰。我來給你介紹列位東征將軍。”

李如松帶著帶著吳惟忠。首先來到黃來福面前。為吳惟忠介紹黃來福:“雲峰。這位是防海御倭副總兵官黃來福將軍。來福。這位是浙江遊擊吳惟忠將軍。你們二人惜英雄重英雄。相互認識一下。”

李如松之所以為先為吳惟忠引見黃來福。除了李如松賞識黃來福外。還因為黃來福和李如柏、李如梅一樣。是此次的三位御倭副總兵官之一。按官職。也理應如此。

黃來福首先抱拳施禮道:“來福見過吳將軍。久聞吳將軍大名。今日一見。真是三生有幸。”

吳惟忠看著黃來福驚訝地道:“原來你就是黃來福久聞黃將軍屯糧有功。又在五寨堡及石溝城大敗虜人。惟忠早恨不得一見黃將軍。今日一見。惟忠同感幸會。”

他心下暗暗感慨。沒想到名聲己是傳到江南的黃來福這麼年輕。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二人客氣了幾句。李如松感慨地對黃來福道:“來福你是不知道。我早年在戚帥手下當差。那時候。雲峰就己經在戚帥手下十幾年了。現今戚帥雖然不在。然雲峰還是領著戚家軍在江南打倭寇。對倭人。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此次徵倭。還要依重雲峰及浙兵將士們。”

吳惟忠想起幾年前去世的戚繼光。也是黯然神傷。

接下來。李如松又為各將介紹吳惟忠。各將都是機靈之人。李如松的話。他們都是聽個滿耳。哪還不識趣?個個都是對吳惟忠非常親熱。

接下來李如松又親自為吳惟忠等部準備紮營之所。又為他們調配糧草冬衣等。讓他們好好調休。看得各將都是眼熱非常。只有黃來福覺得理所當然。

不過說實在。他所部的糧草。此次還是自備。在昨日五寨堡軍隊在太子河邊紮營後。由於供應糧草的五寨堡商賈們落隊了好幾天的路程。所以五寨堡的各輔兵後勤兵們。昨天起。就大批地進遼陽城購買糧米肉菜等。他們出手大方。衣著保暖華貴。又個個高大魁梧。引起了遼陽城內外軍民們好一陣的議論。連宋應昌與郝傑二人聽了都是吃驚不己。只有李如松。李如柏兄弟二人見怪不怪。

由於東征朝鮮各軍己經全部到達。因此當天李如松和經略宋應昌仔細商議此次入朝大軍的部署。並於第二天。也就是萬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59年1月27日。向各將公佈。

在李如松和宋應昌的佈置中。援朝全軍四萬多人。共分為中左右三軍。

其中。以宋應昌心腹。薊鎮都督僉事楊元領中軍。

中軍下統。參將楊紹先率領寧前等營馬兵三百三十九人。都司王承恩領薊鎮馬兵五百人。遼鎮遊擊葛逢夏領先鋒右營馬兵一千三百人。保定遊擊梁心領馬兵兩千五百人。大同副總兵任自強。還有大同遊擊高異。大同遊擊高策共領大同馬兵五千人。薊鎮遊擊戚金領車兵一千人。中軍共一萬零六百三十九人。

以李如柏統左軍。

左軍下統。遼東副將李寧。遼東遊擊張應種各領遼東親兵共一千一百八十九人。宣府遊擊章接領馬兵兩千五百名。李如梅領義州軍八百四十三人。參將李芳春領馬兵一千人。參將駱尚志領南兵六百人。薊鎮都司方時輝領馬兵一千人。薊鎮都司王問領車兵一千人。宣府遊擊周弘謨領馬兵兩千五百人。左軍共計一萬零六百三十二人。

以遼東副將張世爵統右軍。

下統。遼東遊擊劉崇正領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