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1 / 4)

小說:不稱職的獸醫 作者:京文

匭問溝冒似燜鶚Р抑亍!�

皇太極甚知此時正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萬萬不能自亂陣腳,使得軍心浮動,於是說道:“阿巴泰在戰陣和他兩個兒子失散,為了救自己的兒子,才沒有按照預定的計劃作戰,這並不是膽怯畏戰,也不是臨陣脫逃,算不得大罪,就此作罷,現在我們不是要追究誰的責任,而是想辦法打破這種僵局。”看了看眾人他又接著道:

“十五年來,我們從未遇到過像袁崇煥這樣的勁敵,也沒想到袁崇煥部如此善戰,所以此戰敗就敗於袁崇煥之手,我們必須想辦法將袁崇煥除掉,這樣才能達到這次作戰的目的,逼迫明朝皇帝議和,拿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大汗說的是,這個袁崇煥實在是我們的勁敵,不容小視,可是如今明軍真正善戰的也就他所部的不到一萬人,我看我們還是休整過後再行攻擊,就不信以我們八萬大軍吃不掉這一萬人。”思格爾輸的不服,明明敵軍就那麼點人馬怎麼能敗在袁崇煥手下呢!

“不,此時萬不可義氣用事,眾位不要忘了我們此次來攻的目的,既然北京城不好打,我們原也不必去打,塗耗兵力,只要留一部牽制袁崇煥的兵力,剩下的倒應該去俘獲漢人的工匠,獲得充足的糧草這才是正理,只要我們在北京附近不斷的騷擾敵軍,我不信坐在城裡的皇帝會看著他的子民都作了了我們的奴隸!”皇太極否決了思格爾的提議,現在他有些風聲鶴唳了,尤其是和袁崇煥對戰,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有一些恐懼,原本以為以數萬大軍雷霆萬鈞之勢必然能摧枯拉朽一樣將袁崇煥的部隊撕裂,可是誰想到居然敗了,現在不是面子的問題,北京城沒有打下來,每留在中原多一天就多一天的危險。他必須考慮自己的退路。

於是在皇太極的命令下八旗開始肆無忌憚的在北京郊外大舉燒殺出氣。京城裡的居民們每天都能看到城外的黑煙,到了晚上則是火光熊熊,在皇太極的授意下京郊的住民一波又一波的被驅趕向北京城,很快城外就聚集了很多難民。在讓不讓這些難民進城的問題上,崇禎皇帝猶豫不決,當年就是因為混入了女真人遼陽等城才被破的,此刻難保這些難民中沒有女真人的奸細。生性多疑的崇禎皇帝這刻是不敢再信任任何人了。所以他將無數的難民攔在了城外,命令袁崇煥就地安置,並且催促袁崇煥調派援軍和八旗決戰。廣渠門外的那一戰讓崇禎皇帝意識到了關寧鐵騎的重要性和戰鬥力,他喜憂參半,一方面為女真被擊退,北京暫時無恙而高興,一方面也為袁崇煥按兵不動而憂心。

袁崇煥深知這一仗是僥倖獲勝,其實在軍事上並不可取,尤其在京城外打仗,更不能貪圖僥倖。所謂驕兵必敗,皇太極正是因為急躁和在其他戰線上獲得勝利才如此驕狂的,被他打了個搓手不及,可是畢竟八旗的兵力是己方數倍,在援軍沒有到達之前是在不宜再次出戰。對他來說“僥倖得勝,比打敗仗還要不好。”因為碰運氣而打勝,也可因運氣不好而敗,一敗就不可收拾。但如謀定而後戰,事先籌劃好第二個步驟,即使敗了一仗,也無大患。

可是年少的崇禎如何懂得這個道理,更是忘記了敵我比例懸殊,不斷的催促袁崇煥出戰。袁崇煥一再說,要等步兵全軍到達才可進攻,現在只有九千騎兵,和敵兵八餘萬決戰,難求必勝。這時崇禎皇帝就懷疑起袁崇煥來了:“你不肯出戰,到底是甚麼居心?想篡位麼?想脅迫我答應議和麼?你從前不斷和皇太極書信往來,到底有甚麼密謀?你為甚麼一早就料到皇太極要從西路來攻北京?”他的性格本來就十分多疑,敵軍兵臨城下,又驚又怕之際,想象力卻又十分豐富起來。

袁崇煥只得推託說,估計關寧步兵全軍可於十多天後到達,一等大軍到達,就可和皇太極決戰。崇禎皇帝這才稍微放緩了對他的催促,可是心中對袁崇煥越發的不信任了。

其實袁崇煥心裡明白即使步軍大隊開到之後,還是不應和八旗決戰。明軍的戰鬥力遠不如八旗,雙方人數如約略相等,明軍勝少敗多。在京城外決戰,在明方是太過冒險,萬一(其實不是萬一,而是極有可能)明軍潰敗,甚至全軍覆沒,北京立刻失陷(那麼崇禎就得提前十五年上吊了)。決不能拿京師和皇帝來孤注一擲,作為賭注。但多過得一天,明軍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勤王之師便多到一批。任何平庸的將才也看得到:應當大軍在城外堅守不戰,派遊軍去截斷八旗的糧道,焚燒其糧草,再派兵去佔領長城各處要隘,使八旗完全沒有退路,然後與困在關內的八旗持久對抗。簡單說來,就是“堅壁清野”。

這次皇太極的偷襲實在十分冒險。孫子兵法的重要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