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3 / 4)

小說:異域雄心 作者:津鴻一瞥

防軍分別在部分軍艦的掩護下從明打威群島和爪哇島出擊,分別從另外兩個方向登陸蘇門島。

海軍陸戰隊則沒有依靠任何海軍,他們從淡水港出發,直接進攻棉蘭港。淡水港和棉蘭港只隔著一道海峽,有從淡水港樟宜機場起飛的轟炸機掩護,他們的登陸作戰非常輕鬆。

面對來自四個方向的進攻,南特人本就不敷使用的人手更加不足,他們顧此失彼防守亂作一團,幾個據點相繼陷落,一些殘軍被逼入雨林繼續進行遊擊戰,其中大多數人都被國防軍的特戰大隊或者當地暹羅土著殺死,南特殘兵也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使得此地零星戰鬥持續了多年,當最後一名南特游擊隊員走出雨林舉手投降的時候,已經是數十年之後,那時已經臨近下一次世界大戰了。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中華帝國重拳出擊,連勝哥薩克帝國,吞併浩罕國,又佔據了撒爾帝國與南特帝國在東大陸的最後兩塊殖民地,風頭可謂一時無兩,始終處於膠著狀態的世界大戰形式急轉直下,勝利的天平開始向同盟國方向傾斜了。

中華帝國剛一宣戰就驚豔全世界,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強大攻擊能力,讓準備加入協約國一方的波士頓帝國大為震驚,波士頓皇帝華盛頓三世不得不下達諭旨,要求維德曼丞相與政府高官們重新評估形式,仔細謀劃一下波士頓帝國是否應該加入協約國一方進行戰爭。

在對協約國作戰的時候,方嘯宇並未放鬆對波士頓帝國的警惕,因此東大洋艦隊一直駐守瓦胡王國,監視著對方的動向,而海軍陸戰隊兩個軍與在莫斯王國邊境的聯軍部隊,也都隨時做好了戰鬥準備,因此中華帝國才沒有將艦隊派入風暴洋作戰,讓撒爾帝國壓力少了些。

哥薩克軍在經歷了初期的混亂之後,逐漸穩住了陣腳,畢竟哥薩克帝國國土面積龐大,中華軍不可能猶如對付倭國一般直接佔領全國,因此在最初的突進之後,中華軍由於後勤補給線的延長也放慢了進攻的腳步,這就給了哥薩克帝國以喘息之機。

原斯坦亞聯盟的土地基本被中華帝國佔據,中華軍的戰線已經完全推進到了哥薩克帝國境內,而在東大陸戰線,勢如破竹的中華軍趁著哥薩克帝國軍力還未集結到位,而遠東鐵路運輸能力有限的機會,向著蒙特帝國再次發起了進攻。

巴彥葛元帥的軍隊一直沒有得到喘息機會,而哥薩克帝國又專注於穩固遠東戰場,無暇支援蒙特帝國,因此蒙特軍的戰鬥力日漸孱弱。

在哥薩克帝國斷絕了武器援助之後,完全沒有工業基礎的蒙特帝國得不到任何武器補充,彈藥儲備急劇減少,等到中華帝國兵臨其首都的時候,防守那裡的蒙特士兵,每個人手裡的子彈已經不超過五發了。

面對攻上來的中華國防軍,蒙特軍完全不是對手,他們只能依靠手裡的馬刀去拼死抵抗,在國防軍各種先進武器的打擊下,他們只能一邊倒的遭到屠戮。巴彥葛元帥自盡,蒙特帝國投降的時候,整個城市已經只剩下了三萬守軍。

對於蒙特帝國的烏蒙族人的處置是非常容易的,只需從東蒙郡招聘大量宣傳員到蒙特帝國內地去,宣傳中華帝國的民生政策,相信那裡的人很快就會倒向中華帝國。畢竟都是烏蒙族人,他們的話更有說服力,等到平復了那裡的抵抗勢力,用不了多長時間,烏蒙族就會成為中華帝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了。

此時中華帝國對哥薩克帝國的戰爭形式,比二戰時期德國入侵蘇聯要強的多了,首先中華帝國與哥薩克帝國的力量對比,比德國對蘇聯差距要大得多,當年德國入侵蘇聯只不過是仗著行動快速的閃電戰,而在國力上德國並不佔優勢。

而現在的中華帝國不論是在經濟實力與規模上,還是在軍力和軍事科技上都全面超越了哥薩克帝國,而且中華帝國從哥薩克帝國荒涼的東大陸領土部分入侵,造成了哥薩克帝國需要依靠漫長的遠東鐵路輸送物資,兩國的後勤供應線路長度和德國與蘇聯比簡直是反了過來,而供應效率更是天差地遠。

中華帝國可以就近從國內運輸補給物資,不僅是彈藥,就連兵員補充都非常快速,雖然幾年前開始修築的戰略鐵路還未完全建設完成,尤其是通往中大陸的兩條有三分之一沒有竣工,但是中華帝國有著發達的公路網,而且鐵路都是分段修築,大部分分段還是可以執行的,只是需要倒車而已。

鐵路未修築完成的問題也引起了方嘯宇的高度重視,他在開戰之後就下旨要求幾大財團加快鐵路建設,後來又將抓獲的俘虜大部分都送到了鐵路建設工地。鐵路建設就是個工作量大,危險性高的活,如果要保證安全性和民工必要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