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順些。”
季大人聽出了季衡這話裡的淡淡的譏嘲味道,讓季衡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嫌的,只是因為當年季大人送了兒子入宮去做伴讀而已。
當晚季家自己家裡就歡喜地做了慶祝,季衡的優秀讓六姨娘壓力很大,看了瓔哥兒,瓔哥兒的確已經是普通人無法比的聰慧了,才七歲,就已經熟讀了論語和孟子,而且已然可以作詩,但和季衡比起來,六姨娘依然覺得不如。
故而她這一天並不是多麼高興。
五姐兒已經說了親了,春節時候說成的,是和一位清貴的翰林家的第三子,這第三子是嫡出,又是小兒子,倒是受寵,而且文采風流,已有舉人功名在身,也參考了這年春闈,不過沒有中,不過他才二十歲,年紀尚輕,以後還有很多機會,所以也沒有太傷心。
五姐兒看到季衡這般得意,而自己的未婚夫卻落榜了,她倒沒有嫉妒之意,只是覺得從沒見季衡過過一天輕鬆日子,不由想,他夫君可能也是,以後嫁過去,倒也並不是非要他為官不可,能夠過些小日子就好了。
看慣了家中父兄的辛苦,姐姐在宮裡的步步小心和處心積慮,她倒是對權勢沒有什麼追求了。
160
第二天放榜後;季衡位居榜首,作為本朝最年輕的狀元郎;再加上他和皇帝之間的那點曖昧的傳言;自然是讓他備受矚目。
放榜後;皇帝就安排了瓊林宴;作為獎賞和慶賀。
這次瓊林宴並沒有安排在鳳翔殿,而是安排在城東湖邊高地上的御苑行宮裡。
從城門出去到這行宮,騎快馬也要大半個時辰,坐馬車得花費一個多時辰了。
這裡是皇家的一個小花園,裡面假山池水,亭臺樓閣,綠柳成蔭;花木成行,因為趙太后十分喜歡牡丹,這裡邊還培育了很多牡丹,只是沒有宮裡的伺候得好,開得不如宮裡的絢爛,卻也因地勢寬廣比宮裡的規模更大,而更有一種花開如雲的美感。
這個時節又正是牡丹開放的時節,所以將瓊林宴安排在這裡,就更是一種美事。
而且這裡還有著距離京城最近的一個小溫泉,泉水很適宜養身,但是又不至於要到皇家湯泉山行宮那麼遠的地方去,所以受皇帝的歡迎是一定的。
在皇帝沒有自己掌權前,他心裡估計也有覬覦這裡,但是當時這裡是作為太后的專用,他是沒有來的,現在太后被軟禁起來了,他就將這裡改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將瓊林宴安排在了這裡。
將瓊林宴安排在這裡,自然並不只是他對這次進士們的重視和寵*,更多是對季衡的祝賀。
作為一甲榜首,季衡免不得要打馬遊街讓人觀瞻,不過他只走了很少一段路,因為季衡名聲太大,京城裡幾乎是傾城而出去追逐和觀看,完全造成了交通擁堵,即使派了軍隊維持秩序和保護這三人的安全,也有些要控制不住場面的樣子。
季衡一身紅衣,眉目如畫,又被太陽照得滿臉泛紅,的確是好看的,不過因為人們太熱情,他簡直有要重複“看殺衛玠”之虞。
季衡深受其苦,面上還要保持笑意,街邊的人們完全無視了榜眼和探花,只是叫著季衡的名字,而且紛紛小聲議論著季衡的長相,不過季衡並不認為這裡面有多少尊敬,大家還是更多喜好八卦,即使他不是狀元,只要什麼時候遊個街,估計也能有這麼多人來圍觀,原因不過是他和皇帝之間的那些曖昧傳言。
皇帝正在去行宮的路上,禁衛軍護著皇帝一路前往,有侍衛騎馬飛快地到了皇帝的御輦後面,對著大太監柳升請示之後,就被放行上了前,御輦停了下來,侍衛下馬跪下行禮後就說了京城季衡他們的境況,又道,“只怕再如此遊街下去,要出大亂子。林大人的意思是,可否停下來。”
皇帝不可能不知道看殺衛玠的典故,所以一聽來報信的侍衛這麼一說,就又驚訝又擔心地說,“那讓趕緊停下來,就不要再繼續下去了。”
他知道季衡身體不好,要是這麼騎馬曬一路就病倒了,那可就太不值得了。
皇帝擔心著季衡的狀況,就讓侍衛趕緊去回信說不用再繼續遊街了,而且還讓柳升去辦,讓太醫院裡的翁太醫趕緊去接住季衡,給他看看病,別出什麼事。
皇帝一直到了行宮都還在擔心季衡的身體,而且有點自責自己怎麼就沒有先想到這種可能性而讓季衡以病告假免了這樣的遊街。
皇帝在行宮裡安頓下來,已經又有侍衛飛快來報,說遊行已經結束了,新科一甲三人都沒什麼事。
然後柳升也進了房裡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