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了啟民和突利兩父子,讓突厥陷入了**,還從容地帶走了和親被嫁入突厥的張氏,還有十幾年前和親到突厥的福臨公主。
他認識甄命苦的時間比任何人都長,也跟甄命苦打過交道,迄今為止,還從來沒有人在甄命苦手中討到過便宜。
突厥可汗,朱粲,薛舉父子,瓦崗,王世充,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這次輪到李氏父子,是否會有例外?
每次想到這裡,他都忍不住猜測李氏父子到底會落得什麼樣的下場,這種念頭讓他感到不可思議,這才發現,不知不覺中,他對甄命苦竟然建立起了這種莫名其妙的自信。(未完待續。)
862 兵諫
終於在前兩天,甄命苦派人送來一封信,他看了之後,下定了決心,豪賭一把。
他押甄命苦會贏得這場爭奪。
至於得勝之後,甄命苦會怎麼處置他,他只能祈禱,祈禱甄命苦是一個守信之人,會讓他將功贖罪。
在突厥的時候,甄命苦曾經放過他一次,這讓他覺得,甄命苦雖然是個殲詐之徒,但至少不是一個翻臉不認人的小人。
李淵卻不同,他不但鳩殺了讓位於他的恭帝楊侑,殺了前來投靠他的李密,將甘願對他稱臣的竇建德也都殺了,更可怕的是,連多年的同窗,對李唐有著立國之功的元老劉文靜一家也都殺了個乾淨。
對李淵來說,表面的寬宏大量,只是為了拉攏人心而作的權宜之計,一旦帝位穩固,這些人曾經背叛過他,被他視為三姓家奴的舊隋將領,都會一一剷除。
相信用不了多久,江淮軍一旦收歸唐軍掌握,江淮軍諸將,都不會有好下場,只是時間問題。
分而除之是歷來是這些帝王最常用的手段。
他封倫從來沒有忠心可言,在官場混跡多年,慣用的就是見風使舵,見縫插針,這是他能在官場上屹立不倒的秘訣,但這種手段運用得不好,被主子發現,下場也不會太好,至少現在的李淵還沒發現。
甄命苦對他知根知底,卻依舊留著他一條姓命,光憑這一點,甄命苦就比李淵厚道。
這也是他最終選擇押在甄命苦身上的主要原因。
“封大人,皇上召見,請吧。”
入了宮中,面見李淵,封倫立刻發現了李淵的情緒不對,從甄命苦給他的信封上所說,李淵這回估計是已經對李建成起疑了,就差他這一把火。
想到這,他再次對甄命苦的手段感到不寒而慄,連一絲向李淵告密的念頭都生不起來,照著甄命苦所交代的,向李淵一一說了出來。
所說內容,是當曰李建成如何將李世民騙入太子府,設宴招待,並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回到府中毒得嘔血三升的事。
李淵聽著聽著,臉色烏雲密佈,眼神越發地狠惡,能坐上今天的皇位,他的姓情又豈是那些婦人之仁的人可比,關鍵時刻,他殺伐的手段比任何人都要果斷。
他眼中寒光閃動:“封大人,你可知道你現在說的是什麼嗎?”
不管封倫所說的話是真是假,封倫都死定了,封倫若說的是假話,那就是欺君瞞上,死一萬次都不足贖其罪;封倫若說的是真話,那也是背叛主子,賣主求榮,也是死不足惜。
封倫跪倒在地,匍匐在地上,顫抖著聲音:“啟稟皇上,臣就算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欺瞞皇上,實在是因為此事太過重大,臣雖然受太子恩遇,卻也不敢將此事欺瞞皇上,實在是因為不忍看見兩位皇子自相殘殺,這才請皇上出面制止”
“世民就是因為這事才臥病不起的?”
“臣不敢欺瞞皇上,句句屬實,皇上若不信,儘可請秦王前來詢問,秦王只因顧忌兄弟之情,不願意驚動皇上,太子為保太子之位,出此下策”
李淵聽得心都寒了,想到之前宮中的太監所傳謠言,還有張貴妃的驚慌神情,又聯想到了隋文帝在世之時,楊廣所表現出來勤儉節約,愛民如子,然而隋文帝臨終前,楊廣卻在他的病床前摟著他心愛的妃子,被活活氣死一事,這些都是前車之鑑。
他在臺階上來回踱步,神情陰晴不定,時而陰冷,時而糾結猶豫
終於,他咬了咬牙,“給朕傳秦王入宮覲見,他若不來,這輩子也就別在進宮見朕了!”
他瞄了一眼匍匐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封倫,眼中閃過一絲殺機,這個人,他不急著殺,師出無名,隨便殺一個三品大員,恐怕會引起朝中群臣非議,他有的是時間收拾這種賣主求榮的狗奴才,別讓他抓住一丁點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