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老十四這話說得太直白了些,光明正大是好事,可過猶不及不是嗎?胤祚心裡頭暗自一動,卻也沒帶到臉上,只是笑著道:“老四、老八有什麼想頭那是他們的事兒,不過都是自家兄弟,倒也沒必要鬧得太生分,唔,他們若是要薦人,老十四挑幾個還算順眼的收下也就是了,該給地體面還是要的,沒地讓人說閒話也不好。”
“成,有六哥這句話,小弟就好回他們了,左右讓他們都到後營待著去,倒也生不出什麼事端來,哦,六哥,小弟今兒個可是聽說老十三那貨一接了旨就往老四府上竄,貌似也到老八府上打了個轉悠,有趣得緊。”老十四笑嘻嘻地應道。
,一幫子阿哥都不是什麼好鳥,就你老十四也不見得就是個純臣,五十步笑百步地,沒啥大意思。胤祚心中很清楚此次出兵說穿了是阿哥們之間勢力的又一次大洗牌,這一點早就跟鄔、林兩大謀士私下計議過多次了,倒也不怎麼在意,此時聽了老十四的挑撥之言,也一樣沒放在心上,只是笑了一下道:“老十四,明兒個就要點兵了,事情多得很,早些去歇息罷,哥哥今兒個累得慌,就不留你了。”
“成啊。”老十四笑呵呵地起了身,做了個躬道:“六哥,這回讓老四出了頭,,糧秣這一塊小弟心中還真是打著鼓,嘿,還得煩勞六哥盯著點,別讓小弟遭了傳爾丹的命運才好。”
,這臭小子話裡頭還有著話呢,得,走著瞧罷,咱就不信老四能跳出咱的手掌心,你小子也一樣。胤祚笑著擺了下手道:“你四哥是個精細人,斷不會出岔子地,六哥也會幫著看看,斷虧不了你的,去罷,早生歇了,回頭再說好了。”
第348章老十四的壽禮
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初,徵兵令一下,勇郡王胤接連十數日吃住在兵部衙門,開始調集各路兵馬,一道道加蓋了康熙老爺子玉璽的兵部調兵堪合雪片般從兵部飛出,北古口、喜峰口、熱河、四川綠營、山西駐防軍總計十二萬精銳開始長途急行軍,冒著嚴寒,從井陘、函谷關、娘子關、歸德等地浩浩蕩蕩地向西安雲集,集結待命。
康熙四十六年三月初十,奉命出征的勇郡王胤自將從豐臺大營抽調的三萬中軍從京師出發趕往西安,準備出征,毅親王胤祚代天子率百官郊送。
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十五萬大軍開拔至前藏,彙集了前來回合的蒙、藏諸軍,總兵力已達二十二萬餘人,康熙四十六年六月,在前藏舉行盛大閱兵式,並調遣諸軍進入後藏,對入侵之準格爾部展開攻擊。康熙四十六年八月,初戰不利的策妄阿拉布坦見勢不妙,瘋狂逃竄,以小股兵力佯動掩護主力從拉薩撤退,一夜狂奔上百里,撤出了西藏向準格爾盆地一路潰逃而去,清軍收復西藏之後並未就此收兵回營,而是銜尾追擊,全軍除部分留駐西藏之外,大部分成三路向準格爾部老巢準格爾盆地進發,大有不徹底拿下準格爾盆地不收兵的架勢。
軍隊一動就是金山銀山,二十萬大軍人吃馬嚼的,每一天的軍費就得幾十萬兩銀子之多,若不是前些年開了海禁,朝廷有了錢,軍糧的調整合本也因此而降低了許多的話,這仗還真有些子打不下去了,即便如此。負責掌總後勤供應的胤祚和胤這哥倆個也著實為著軍費的事兒多增添了不少的皺紋康熙老爺子不同意加稅,這仗又顯然是個持久戰,一打就不知得打到何時,國庫裡雖是有錢可也架不住這般流水樣地消耗。沒奈何,胤祚自個兒捐了不少,又號召天下的鹽商、海商捐資,這才算是能在不影響朝堂正常運轉的情況下,保住前線的供應不斷。
這兩年來,康熙老爺子地身體是垮了下去,別說是十天上一回朝了,接連兩三個月不上朝都是常事兒。兒子們都盼著老爺子早點歸西,可老爺子偏生就是病而不死。前線勝仗不斷,康熙老爺子的病不但沒有惡化,反倒像是好了不少,精神也健旺了些,自打康熙四十七年春節以來。上朝的時間反倒是多了些,十天半個月的也能在朝會上露個面兒,只是依舊不大理事,大小政務基本上都是上書房大臣們在料理。
時間過得很快,猶如白駒過隙般流逝著,轉眼就是康熙四十七年二月了,看看就是康熙老爺子五十五大壽的日子,這逢五算是大壽了,雖比不得逢整壽那麼隆重。可對於老人來說,這也算是個好日子了,加之老爺子近來精神見好,朝堂上下都提議要大慶一番,別說文武百官、各地督撫,就算是阿哥們也都忙著準備給康熙老爺子上壽了,各種稀罕物紛紛出籠。就等著三月十八那天獻壽禮表忠心了。即便是前線的老十四這個大將軍王也不甘人後,也備齊了禮物準備給老爺子一個驚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