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按照你的吩咐辦。”
“最好將它當成你進步的階梯辦。”
外面一陣嘈雜,看來今晚的牌局散了。胡敢心念一動,“你去將那個榮飛叫來。”
楊兆軍卻知道胡敢求賢若渴,如果得到他的眷顧,對榮飛今夏的二次分配實有莫大的好處。
榮飛進來,“胡總您好。”
“呵呵,贏了輸了?”
“輸了。”
“心態不錯,至少我看不出輸了。”
“不就是玩玩嗎?”
“小榮你多大開始練字的?我看有點功夫,別看東南有無四個字,不好寫呢。”
“沒幾年,就是隨便寫寫。讓胡總笑話了。”
“毛筆字練過,現在很少寫了。”
“這些越來越沒人重視了,文化的斷裂啊。”胡敢嘆氣,令榮飛想起大學時的鞏漢翔老師。
“小榮你平時喜歡看什麼書?”胡敢笑眯眯的問。
“我看書比較雜。歷史類的多一些吧,比較喜歡歷朝筆記類的東西,看起來比較有意思。”
“哈哈,你我倒是有共同語言。小榮是學什麼專業的?剛才說了,我沒記住。”
“機械製造。萬金油吧。現在不是幹了教員?”
“別小看教員。對人生有很大的幫助。我就沒這樣的機會,如果有,一定去鍛鍊兩年。”胡敢沉吟片刻,“你是去年來的,對廠裡的主業不一定熟悉,知不知道我們遇到的或者會遇到什麼問題?”
“以軍品為主的經營結構抗風險能力過弱。”榮飛脫口而出。
“哦,”胡敢興趣來了,“說說,怎麼個抗風險弱?”
“這就看國際和國內的局勢了。胡總你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會有戰爭嗎?那種捲入幾十個國家的大戰?”
“恐怕不會。”
“基於這種判斷,軍轉民就是必然趨勢。如果目前進行的戰爭結束,軍品任務會不會減少?”
“很可能。”胡敢神情嚴肅起來。
“答案就出來了。”榮飛輕鬆地說。
“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廠裡早已成立了民品開發辦,投入的資金也越來越多了。”
“想到和做到是兩碼事。”榮飛清楚地知道北重開發民品的結果,遍地開花但沒有一個做成的。或者是做成了但沒有一個盈利。
“有這番見識很不錯了。時候不早了,不打擾你們休息了。”胡敢告辭。
“我送送您。”楊兆軍有些悟性,陪著胡敢走出去了。
“知足以拒諫,文足以飾非。”榮飛回到自己屋裡,和衣躺在床上,腦子裡忽然閃出描述商紂王的兩句話。
天氣已經熱起來了,但夜晚的北重比市區涼快了許多,甚至需要蓋上棉被。這就是環境的威力。北重幾十年來堅持不懈的綠化雖無力改變北陽市的環境,但足以改變自己的這片區域了。
楊兆軍回來了,“胡總好像對你蠻有興趣的哦,要不你來財務處?”
什麼腦子啊。榮飛對楊兆軍的印象跌落了不少。“我去財務處幹嘛?你這人也是的。”
“你想去哪兒,我跟胡總說。我知道他和人勞的周處長是鐵關係。”
“我的事不要你管。我要說說你,”李卓今晚不知跑到了哪裡,“兆軍,你是不是覺著和胡敢的關係很鐵?”
“很鐵肯定不是的。胡總對我蠻好的,真的。”
“領導關心你那叫體貼下屬。你自認和領導關係好就快倒黴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榮飛躺倒,“兆軍,注意自己和領導的關係,千萬不要把自己當做親信。我的話到此為止。”
“榮飛,好像你對胡總有成見啊。”
“我從來沒有跟他共過事,哪裡談得上成見?這句話傳到胡敢耳中,我就死定了。”
榮飛的態度給滿懷興奮的楊兆軍迎頭潑了瓢涼水。
第二十二節相聚
84年10月,明華貿易公司在香港註冊成立。註冊資金200萬港元,投資人三人,榮飛100萬,李粵明、林業可各50萬。50萬差不多是林業可的全部家當了,是他抵押了房產貸出的。自明華貿易成立之日,她就與明華服裝毫無關係。這是榮飛有意而為。明華貿易的正式業務主要來自明華服裝的出口,從83年起,羽絨服對日本和韓國的出口呈上升趨勢,特別是日本,84的銷售量比83年上升了229%。
驗資結束後,榮飛將自己香港賬戶中留下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