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明華初步的談判結果表示出極大的興趣,要知道軍隊一直缺少大型遠端運輸工具,而這又是軍隊現代化必須的。軍方認為價格比較滿意,根據掌握的情報,安系大型運輸機蘇聯的產量也極低,每年也就是四五架的樣子,已經決定由張大校赴蘇實地驗看飛機,身份當然是明華貿易的成員了。
這筆生意有個美元結算的問題。**十年代正是軍費緊張的時期,鄧公提出軍隊要忍耐,軍隊用於裝備更新的費用極少,更遑論外匯了。張大校提出如果貨物無差,是否可以由明華貿易支付蘇方美元,而由軍方轉付明華人民幣?榮飛沒有考慮就答應了,而且提出這筆生意明華不掙一分錢,純粹為軍隊做貢獻。明華貿易用輕工產品換來四架民航客機的訊息在內部流傳甚廣,張大校是知道的,明華貿易的實力不容小覷。提出外匯問題,榮飛一口答應,外匯額度明華有,不需要軍方操心,將來軍方以人民幣打入指定的賬戶即可。
張大校對明華貿易的對蘇貿易感起興趣來。尤其是得知金星公司竟能搞到安124當做廢鐵賣。思維順勢滑下來,既然能拿到安124,其他的東西能不能拿到呢?“榮總,隆總,畢經理,你們打交道的這個金星公司,大概與軍方有些來頭吧?
“畢經理,你將瞭解的情況彙報一下,沒有什麼可隱瞞的。”隆月說道。
“是,”畢劍康將金星公司的底細一五一十說了。張大校心想,如按他所說,海軍的武器倒是有些搞頭,他是技術軍官,尤其知道我軍空海方面與美蘇等國的差距,美國人對我們封鎖的緊,尤其在**年之後,但蘇聯也是有些好東西的呀。飛機發動機,火控雷達,潛艇消音技術,聲納技術,多了去了。
“能不能給我們一份明細?”榮飛道。
“這需要請示。”靠一個民營公司做這種事?張大校感到疑惑。
第三卷第111節串門
邢彪與賴妮在九月份方來到北陽。房子邢芳已經給他們收拾的差不多了,就在鳳儀橋邊印刷廠舊址,聯投內部叫其為鳳儀小區,但這個名字尚未被市政命名,正式的名稱還叫做印刷廠宿舍。
這是一套八十平米的住宅,位置在一樓。二室一廳的結構,比西灣小區的更加合理,位置也好的多。六月份住宅全部交工後,邢芳為弟弟選了一套一樓,為的是老人出入方便。房子定了後,榮飛便安排陶氏裝修公司開始裝修。當然,費用全部由他買單了。因為這回要接岳父出來,在裝修之初便考慮到老人的特點,對預留給老人的臥室及衛生間做了精心的佈置。不僅如此,傢俱,衣櫃,櫥櫃,餐桌,沙發,椅子,床及床上用品;常用的電器,福日牌18吋彩電,長嶺阿雷斯頓牌冰箱,海棠牌洗衣機以及廚房的全套用具。這一切榮飛大概花了9000元。然後叮囑邢芳給彪子1000元的零花。
邢菊感到過意不去。邢芳也有些同樣的意思。雖然榮飛反反覆講過岳父在他心中和父親是一樣地位的。她們想將父親接來贍養,但結果就是給榮飛增添些看來是過分的麻煩。邢菊對榮飛說,日用品他們都會從家裡帶來,不必要再添置了。榮飛說老家肯定是要回去的,越老越思念故土啊。難道帶著被褥來回折騰?這些算不了什麼。
萬把塊錢對於榮飛算不了什麼。邢菊是知道的。關鍵是邢彪的工作。按照榮飛的設想,邢彪與其老婆來北陽的工作是這樣安排的,邢彪去陶氏建築,到工程公司管個材料什麼的,賴妮則進榮誠美食。但九月初榮氏的管理團隊即進駐榮誠美食,這時候安插自己的親戚,榮飛稍有些顧慮。和邢芳及邢菊商議後,決定先讓弟媳休息一段時間,將北陽的家佈置起來,然後再做打算。
邢父當然與兒子媳婦一起來到了省城,最近幾年老人的生活改善了許多,他即將八十歲了,生活極其規律,奉行了一輩子的生活方式其實非常科學,比如他吃飯不吃飽,只吃七成飽就可以了,不吸菸(這在農村非常少見),飲酒但不過量,只在晚餐時喝一小杯,大概也就是一兩的樣子。至於穿衣,那就更無所謂了。幾個女兒給他買的衣服,到死也穿不完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對於這個一輩子生活在山裡的老人,省城的繁華對他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他關心的只是唯一的兒子,希望或者期盼著兒子過上好日子。在邢彪的兒子邢小虎降生後,這個願望就更為強烈。對於兒子到省城生活,老人其實是持反對意見的,村裡不挺好嗎?房子也蓋了,家裡也不缺錢。但架不住媳婦和兒子,他們要來,自己只好跟著來了。
沒想到小女兒給自己準備了這麼好的房子,還有傢俱和用具。老人住進這棟新樓,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