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味,思緒萬千,該如何讓這位白天彎腰晚上嘆氣的父親能夠露一滴笑容,什麼時候自己心裡也才會平衡和好受些。

本來就不是很多話的葉光軍,此後變得更加沉默不語,見到周圍村裡的熟人也只是機械地點點頭,卻很少說話。

自從桃花提出分家後,葉光軍的父親葉老漢,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壓抑,他的家庭管理計劃被毀於一旦,化為一場美麗的空想,沒有文化的葉老漢,開始相信年輕人所說的現在不再是過去的話了,年代變了,下代可以不再聽任上代長輩的話了。葉老漢的家族裡很少有人讀書識字的,因為整個家族都很窮,葉老漢曾經幸運的是還因為這個“一窮二白”而感到光榮四溢個,那是在“文革”時期裡免造殘酷的批鬥和捆綁捱打的折磨,當時頗還受人羨慕和愛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開始回覆了高考,葉老漢看有的人家送孩子上學,在趨同下也將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學,也可能因為孩子還小,不能下地勞動幹活掙工分的緣由,只得將孩子送進學校。後來逐漸得知,在整個村裡很少有人識字,只要認得一百個字的就可以當個會計或主任什麼的村官。葉老漢心裡明白,只要家裡有人當官,以後做什麼事都方便,不會餓肚子,受人欺負的,葉老漢對“一人為官,仙及雞犬”的道理是清楚的,只會佔光得便宜,不會吃什麼虧的。葉老漢在活躍的文革期間看出了一些名堂。後來發覺二兒子光軍有一定的小聰明,在學校的成績還可以,老師平時見到葉老漢就誇葉光軍學習用功,頭腦子聰明,有時說得葉老漢心花怒放,連連敬菸給對方,還忘不了老是為說原話的感謝老師的認真教導和恩澤。兒子葉光軍也還真的不錯,時不時地放學帶個獎狀回家給父親和母親看。於是葉老漢決定培養光軍認真讀書,爭取上大學,跳出農門,不用再在毒辣的太陽底下象他一樣勞動,一天只爭一兩個工分的錢,上了大學後也能光耀一下門祖。所以在光軍上學的期間,放學放假時,葉老漢從不讓光軍出家門跟他後面幹活,天天不忘督促他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要貪玩,記住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葉老漢平時只叫他認為沒有書上知份的大兒子光友和他一起下地幹活。光軍終於沒有辜負葉老漢的希望,終於考上了大學。葉光軍考上大學時葉老漢一家人喜出望外。當光軍即將大學畢業分配時,葉老漢等待指望著光軍能分到一個好的單位,想著自己今後也有個兒子將在城裡上班拿工資了,心裡每天都有一股春風在飄溢,下地幹活也不知道累。村裡人都說他神了,可當光軍分配結束後,結局將葉老漢的喜悅沖涼了,因為自己“一窮二白”在城裡沒有親戚更沒有當官的親戚和所認識能攀上關係的人,也就是說找不到後門。最後光軍所在學校將他分回父母所在地,由地方解決。後來被勉強安插在本村小學當教師。光軍也曾不滿,為此也曾向縣教育局鬧過兩次,卻均告無效,只好認了。為此,葉老漢明白了“朝中無人莫做官”的道理。起初,葉老漢心裡美的原因是認為大兒子光友在農村勞動,他和老伴可以透過勞動為光友積存點錢娶個媳婦不成問題,二兒子光軍已考上大學了,已不再是農村裡的人了,變成城裡人了,今後不會在農村裡過日子的,在城裡找物件如需花很多錢的話找不起,就為他在農村找個物件,肯定是花不了多少錢,因為光軍有文化,又是城裡人,是城鎮戶口的,農村裡的姑娘想嫁到城裡去,還怕找不到機會呢,最起碼在光軍娶親方面,至少不用老倆口花多少心血的。然而恰恰相反,事情的發展,結果不是如葉老漢的心意。萬萬沒想到光軍會分到農村來,而且還在本村,如果到農村來當個幹部也好,哪怕是一個村裡大隊會計,心裡也算好受一點,今後做什麼事情來也方便一些的,而萬萬沒想到他卻被分配落在破爛不堪又沒有油水的村小學當教師,天天圍著孩子們轉,什麼權力也沒有。學校裡面的教員有一大部分是村幹部家的兒子、女兒和女婿,大都文化不過小學程度的。從此葉老漢夫妻倆平時裡滿腦子的舒暢和開朗,一下子收縮了,眉頭也一步步瑣緊起來,面容都逐漸削瘦了許多,平時葉老漢和老伴中餐和晚餐是品喝一杯老酒,以解消一天的勞累,這是因為土地分到戶的結果,加上光軍的光門耀祖,跳出農門的結果,後來自從光軍被分配落實到村小學當教員後,中餐晚餐品酒漸漸減半佶據起來了,心裡面還要把光軍娶親的終身大事考慮在內,當為大兒子光友娶親後,整個家庭生活就變得更加艱難起來。時間的流逝表明葉老漢的想法和判斷無無不是空洞的,是確實需要考慮和認真去做的,這對葉老漢夫婦來說無不是一個思想和生活的考驗。至於女兒小莉葉老漢沒怎麼考慮,她現在才16歲,還小,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