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3 / 4)

京腔的吆喝聲響成一片。

相比四周純中國式的擁擠,廣場中間這座由英國設計師建造的歐式車站則顯得蠢笨而突兀。莫青荷記得與師兄弟們還沒出師時,一大幫小子剃了青青的禿瓢,被師父趕到大戶人家唱堂會,經過前門大街,總要駐足一會兒來嘲笑這座怪里怪氣的房子。那時杭雲央還在班子裡,怯生生的扯著青荷的衣角,聞著全聚德飄出的烤鴨香氣,饞的滿嘴流涎。

後來華北局勢動盪,這裡就日漸蕭條了,曾經的茶館改成露天大茶棚,招待一些討生活的窮苦人,除了幾座雷打不動的老字號,大部分商鋪都早早關門大吉,反倒是洋車站生生不息。

莫青荷隔窗向外張望,心想這前門車站倒像極了今日的中國,窮苦百姓大字不識,一天到晚吃不飽飯,上流社會卻紙醉金迷,整日鼓吹“洋”的,“自來”的,“新派”的。

也許過不了多久,就連京城老少爺們痴迷的京戲,都要被擠沒了地方。

汽車在馬路邊停下,一主一僕下了車,汽車伕拎著兩隻棕色皮箱跟在莫青荷身後,一邊快步行走,一邊朝四處張望,企圖在紛亂的人群裡尋找沈培楠的身影。

有戲迷認出了他,隔得老遠就高聲叫喊莫老闆,還有人擠到跟前,掏出他的相片討要簽名。

莫青荷接過來一看,相片是人工上的色,嘴唇鮮紅,面板髮青,背景是黑白的,人卻穿著寶藍緞子馬褂,像死了多年。莫青荷抽出自來水筆,隨手塗了個“荷”字,卻又聽見身後傳來窸窸窣窣的人聲,彷彿是屁精兔兒爺之類的議論。

汽車伕充當保鏢一類的角色,揮著手往後趕人,莫青荷一抬頭,卻看見車站前簇擁的人群中有幾個穿橄欖綠軍裝的身影,心裡一急,把相片扔給那路人,拽著汽車伕就往前趕。

離得近了,果然是沈培楠,身旁站著那個第一次在戲班子見面就被莫青荷唬了一大跳的副官小顧,正拎著皮箱左顧右盼。

老遠看見莫青荷,毛毛躁躁的先喊起來:“來了,來了!”

莫青荷受到鼓舞,咧開嘴一路小跑著撥開人群,雀兒似的奔進了沈培楠懷裡,喜滋滋的一個勁兒盯著他瞧。沈培楠明明等的心急,好容易等他出現,卻馬上陰沉了臉色,粗聲道:“你還知道來,我當我前腳剛走,後腳你就等不及跑哪兒偷男人了。”

說完忽然看見提著皮箱的汽車伕,又轉頭打量青荷,只見他穿的不是下午出門時的白竹布長衫,而是換了一件漂亮的譁嘰西裝,襯衫領子漿的十分挺括,油頭粉面的活像個留洋歸來的少爺,不由啞然失笑:“莫老闆這是準備出遠門?是去做生意?”

莫青荷示意汽車伕把手提箱交給隨行的一名副官,將手架在沈培楠的左臂,陪著他往月臺走,笑嘻嘻的仰起臉道:“不做生意,來偷男人。”

沈培楠一下子停住腳步,莫青荷見他不像想要應允的樣子,瞥了一眼四周,低聲央求道:“我是一天也離不了你的,帶著我吧。”

沈培楠轉過頭不搭理他,一直緊抿著的嘴唇卻不由自主的揚起一道弧度,偷偷笑得夠了,抬手往他腦門使勁一推,冷著臉道:“跟就跟著吧,家裡規矩大,我顧不上你的時候可別哭。”

火車一如既往的又悶又熱,饒是單獨包了車廂,前幾個鐘頭仍是坐不安穩,等入了夜,氣溫漸漸降低,又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這才透過一口氣。

路上行了接近一天一夜,坐得人簡直要屁股生瘡,莫青荷倒不覺得難熬,他平時雖然跟沈培楠住在一處,但睡得是不同臥房,他白天上課,沈培楠有公務在身,閒暇時一起應酬家裡流水似的麻將局,熬到後半夜還可能與一大幫衣著光鮮的摩登男女轉戰戲院或跳舞場,因此周公館在外人眼裡是夜夜笙歌的快活,兩位主人卻連單獨交談的時間都擠不出來。

火車上的漫長時光被利用的非常徹底,藉著第一次出遠門的興奮,莫青荷撲騰的像一條活魚,一會兒講他在學堂新聽來的學問,一會兒歪著腦袋請教問題,一直聒噪到沈培楠把他拖過來按在腿上,朝他的屁股狠狠招呼了幾巴掌才罷休。

第二天傍晚,一行人到達杭州。

莫青荷從沒來過南方,他對蘇杭的印象全部來自沈培楠對家鄉的幾句形容和杭雲央撒嬌似的抱怨,此番親身來了,倒沒覺得街市和路人有多麼時髦,第一個感覺就是溼,大約是剛下過雨的緣故,到處都溼漉漉潮乎乎的,樹葉反射著水光,臉上彷彿蒙著一層細密的水珠子,怎麼擦都擦不乾淨。

空氣十分潔淨涼爽,不像北平,到處瀰漫著一股飯食發餿的怪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